中国羽毛球广东国家队-羽毛球广东省队名单
中国羽毛球为什么打得这么好?
70年代初打球、现在仍然活跃球场的人已经不多了。许多年轻人经常问我过去打球和现在打球有何不同,问的简单,回答却不敢简单。我觉得这部历史不单独属于那个年代的球友,她应该属于我们大家。下面的叙述若嫌长,请原谅,因为家史不是我创造的。 一、 中国业余羽毛球的鼻祖 大家如果拜过师傅,你追查几代就可发现师祖是归国印尼华侨(有些除外)。因为,传入中国羽毛球运动的渠道有两个:英联邦国家在华人员和印尼华侨。特别是66年苏哈托军政府事件,使得上百万印尼华侨归国,并由国家分配到祖国各个角落。此后,他们将羽球以星星之火燎原全国,连现在的国家队都有印尼教练的身影(汤仙虎)。 二、过去业余羽毛球运动的活动形式 70年代初,文化革命趋于平稳,工厂、各行业单位的群众业余体育活动十分活跃,华侨们平时玩的羽毛球已深入人心,各单位之间的比赛促进了她的发展。但那时的训练和比赛,个人是不用掏钱。有些大单位会抽出队员,买拍子、发鞋子、供羽球、发补助(0。3元/天)、再加上不上班。那时侯,这几项优待是支撑打球的主要动力。比赛之余的活动,大部分爱好者只需买些羽毛球。 另外,过去(80年前)羽毛球运动与现在的最大不同点是:过去的场地不花钱。可以拖熟人找场地,要么借到,要么借不到,但原因绝对不是因为钱。过去,谁也不敢收钱。 二、 过去业余羽毛球运动的装备和场地条件 过去的装备比现在简单的多,木制拍子、不超过2元的网球鞋、一筒球,就是全部家当。 拍子:过去的木制拍的品种很少,70年代我记得有灯塔牌、雁翎牌、航空牌。再以前,听说都是印尼华侨带过来的。灯塔牌的拍子质量最差。记得,有次公司内部的比赛,一天中,至少3次球员将拍子甩折,结果往往将拍头甩到对方场内,着实吓人。过去的球友都以有一支航空拍而自豪,我记得大约7元钱/支,这对于当时20元活一个月的年代是件奢侈的事。大约70年代中期,出现了拍把与拍头用铁管的连接拍子。80年,出现了铝合金航空拍(9元/支)。 拍线:5-60年代的拍线是牛筋做的,价钱2.8元/付,70年代,随着尼龙线的广泛使用,应用到拍线了,价钱0.3元/付,但季节温度的变化尼龙线会变得很松软。 羽毛球:70年代初,影响最大的是上海羽毛球厂出品的航空、燕子、蝴蝶、灯塔牌。航空最好(0.9元/个),灯塔(0.3元/个)最差,燕子(0.45-0.60元/个)最受欢迎。70年代末,又出现海狮、冠军、等等牌子的羽球。 绷拍器械:过去打球水平较高的人首先要会绷拍子。三把螺丝刀(头部用砂轮磨尖)、一个指甲刀作为工具。过去,是没有绷拍器的,也没有人天天给你绷拍,一些不会绷拍的人只能请求别人帮忙,过去的绷拍好手最高也将拍子绷不到现在的18-19磅。 场地条件:60-80年代初,大约85%以上的业余球员的大部时间在室外活动,甚至比赛都在室外。有室内场地很少,有标准场地的更少。工厂的厂房、仓库,学校、机关的饭堂、礼堂都是我们进攻的目标,而且基本是水泥地面。 三、 过去业余羽毛球运动的技术状况 1、技术交流差 由于过去没有电视转播和频繁的大规模全国比赛,无法得到正确的羽毛球技术动作要领和视觉印象,大家围着一个师父学。至于这个师父动作对不对,都无从比对,基本上错学错用。之后,子传孙,孙传子,子子孙孙从无对也。在比赛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师傅带着一群徒子徒孙用一个错误动作赢得胜利。总之,传播落后和比赛交流范围的局限,造成近亲繁殖现象。 2、步伐快、球速慢的特点 由于60-80年代的业余生活和业余体育体制的特点(从事体育活动时间充足),从事业余羽毛球人群一般都是其他运动项目的积极分子,身体素质比现在的普通人群要好,腿部力量好,步伐移动快。但是,过去的业余羽毛球队员的球速观念太差,只知道人要快跑、快跑,快快跑,不知道让球跑快。当时,业余单打中高远球是主菜单,平高球的应用不广泛。还有一种情况需要说明,一些正宗印尼师傅是不提倡跳跃性步伐,过去从印尼传过来的羽毛球步伐讲究弹性,不提倡跳跃。我记得,有一本56年出版的《羽毛球技术》(我记不清原名)中,对羽毛球步伐原则是提倡灵活和弹性,强调跳跃缺少弹性。 3、技术战术的应用水平 过去业余球员在单、双打中技战术应用水平应该与现在差距不大,而混双差距较大。单打中:四方球、防守加突击、网前搓球加扣球等等技战术应用基本上都不乏高手。 混双的差距较大,由于男女站位与现在不同(男女平行站位),混双中的女球员成为混双中的攻击目标,混双实际成为女球员之战。 4、全国业余水平的分布情况 60-70年代,由于印尼华侨居住在广东、福建,再加上全国性比赛很少,只知道广东、福建、广西三省的业余水平大大高于全国各地。另外,大城市和国家大中型企业所在地的业余羽毛球技术要好一些。 到了80年代,随着国家对羽毛球的投入力度的增加以及电视媒体的发展,全国羽毛球热度逐年增长,但还是线形增长。 “非典”之后,羽毛球出现了非典巨涨。4年后的今天,我们的家大到全国任何的角落,随着网络的发展羽毛球的社交平台得到飞跃扩张。今天在北京打球,明天就可在新疆与不曾见面但早就相识的球友切磋。 不说了,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的“家史”是主流家史。不是每个人的家史,有不同点,请见谅。
中国羽毛球队教练组名单
中国羽毛球队教练组名单:朱俊畅、王伟、钟波、张宁、陈其遒、潘莉、汤仙虎、陈金、唐学华、锋、李永波、吉新鹏等。
朱俊畅于1995年1月4日出生,星座是摩羯座,学历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职业是羽毛球教练,现任职于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二队教练是王伟。其他教练组成员:钟波、张宁、陈其遒、潘莉、汤仙虎、陈金、唐学华、锋。
李永波1993年至今历任国家队教练、副总教练、总教练。李永波以雷厉风行、治军严格而著称,非常重视后备队伍的培养,在几年里,中国在很多项目形成了连贯的集团优势,成为中国羽毛球长盛不衰的生力军。
另外,林丹的主教练是吉新鹏,李永波是羽毛球队的总教练,旗下还有很多教练分管。吉新鹏,中国国家羽毛球队队员,国家羽毛球男单一队主教练。
中国国家羽毛球队介绍
中国羽毛球队,从1982年首次参加汤姆斯杯就勇夺冠军,奠定世界羽坛上的霸主地位,再到数次包揽了世界级大赛的全部冠军,为世界羽毛球运动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国国家羽毛球队,迄今为止已赢得10次汤姆斯杯、15次尤伯杯和13次苏迪曼杯。2012年8月5日,伦敦奥运羽毛球男子双打决赛,中国“风云组合”蔡赟/傅海峰夺冠,中国队包揽奥运会全部5枚羽毛球金牌。2017年5月16日晚,中国羽毛球队出征苏迪曼杯。2020年东京奥运会,中国羽毛球队5个单项全部进入决赛,混双实现冠亚军包揽,以2金4银收官。
姚喜明的介绍
姚喜明,男,羽毛球运动员。运动健将。中国羽毛球运动员,广东湛江人。1971年入广东羽毛球队。1978年入国家羽毛球集训队。擅长双打,打法积极,速度快,进攻意识强,封网紧,弹跳力好。1971年入广东队。1980年被选入国家队。在第二届世界羽毛球锦标赛、第一届世界运动会羽毛球赛中获男子双打冠军(与孙志安合作)。是第一届世界杯羽毛球赛、第九届亚运会、第十二届国际男子羽毛球团体锦标赛(汤姆斯杯赛)冠军中国队的主力队员。三次获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羽毛球国家队队员名单
羽毛球国家队队员名单如下:
1、男团:石宇奇、李诗沣、陆光祖、翁泓阳、梁伟铿、王昶、刘雨辰、欧烜屹、冯彦哲、郑思维。
2、女团:陈雨菲、何冰娇、韩悦、王祉怡、陈清晨、贾一凡、郑雨、张殊贤、黄东萍、黄雅琼。
3、男单:石宇奇、李诗沣,石宇奇是中国男单****,拥有出色的比赛经验和卓越的技术能力,李诗沣也都展现出了不俗的实力。
4、女单:陈雨菲、何冰娇,陈雨菲和何冰娇都是国羽的一线主力,在国际比赛中屡次获得佳绩。
5、男双:梁伟铿/王昶、刘雨辰/欧烜屹。
6、女双:陈清晨/贾一凡、郑雨/张殊贤。
7、混双:郑思维/黄雅琼、冯彦哲/黄东萍。
羽毛球发球规则
1、发球时任何一方都不允许非法延误发球。
2、发球员的球拍必须先击中球托,与此同时整个球要低于发球员的腰部。
3、击球瞬间,球拍杆应指向下方,从而使整个拍头明显低于发球员的'整个握拍手部。
4、发球开始后,发球员的球拍必须连续向前挥动,直至将球发出。
5、发出的球必须向上飞行过网,如果不受拦截,应落入接发球员的发球区内。
6、一旦双方运动员站好位置,发球员的球拍头第一次向前挥动即为发球开始。
7、发球员须在接发球员准备好后才能发球,如果接发球员已试图接发球则被认为已做好准备。
8、一旦发球开始,球被发球员的球拍触及或落地即为发球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