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篮球人口数据统计-中国篮球人口数据统计

中国篮球未来如何发展

中国篮球人口数据统计-中国篮球人口数据统计

1.夯实根基 搭建梯队

2017年,姚明走马上任成为中国篮协主席。这位中国篮球传奇人物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希望能够帮助中国篮球跻身世界顶尖之列。曾有外国记者问过姚明,“中国有14亿人口,为什么却不是篮球强国?”姚明表示,中国男篮运动基础和人数规模还未达到理想水平。而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从娃娃军抓起。在提供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主抓青少年技术培养。选拔具备潜力的一批球员,并将其输送到省队、国青队。通过系统的培养模式和梯队建设,逐步提升球员的技术水平和战术意识,从而增强国家队的板凳深度。

2.深耕联赛 完善赛制

近年来,中国篮协始终致力于打造高水平的CBA联赛,但效果并不如预期。有球迷表示,之前,中国男篮国家队主力选手主要依靠CBA联赛来获得锻炼。但如今的中国篮球联赛如逆水行舟。CBA联赛不再是国内球员的舞台,反倒是各俱乐部天价高薪购买的国外球员抢尽风头,许多本土年轻球员被按在板凳席,出场时间极为有限。即便能够上场比赛,大多也是在“垃圾时间”。虽然冠军是各个俱乐部的至高目标,但在追求冠军的过程中,却忽视了对中国篮球未来之星的培养。

3.提升水平 精神建设

一直以来,中国三大球有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阴盛阳衰”。相比之下,中国男子篮球和中国女子篮球差距稍小。但从近几届奥运会来看,中国男篮逐渐被女篮姑娘拉开距离。在众多原因中,球迷质疑声最大的就是中国男篮运动员个人基本功不扎实、技术粗糙,再加上求胜欲和精神层面不足,导致在国际赛事中屡遭败绩。技术水平的提升并非一日之功,需要运动员刻苦耐劳、坚持不懈,而努力拼搏的精神是支撑他们积极进取的力量源泉。

为何中国篮球难以崛起?

在我看来中国男篮难以崛起的条件有以下几点。

首先,民族文化和习俗的问题,举个例子,美国的小孩大多数都会打都喜欢打篮球,中国的小孩大多数都只会跑步,兵乓球,只有那些拥有超强天赋的才挖掘出来。篮球的天赋和氛围决定着一个国家这方面运动的发展。

兴趣爱好应该重小开始培养,在美国,一个进入校篮球队的荣耀大过于你在班上考试成绩拿第一,而在我国,篮球比赛拿了第一,成绩不行还是一样会受老师的不喜欢。因此让孩子们在黄金的年龄段错失了与篮球“交友”的机会。氛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之一,在美国任何一个地方都会有篮球场等完整的一套体育设施,不管是一线城市也好还是贫民窟。而在中国,有的一线城市连一个完整的篮球场都没有,室内篮球场更是奢侈品。

中国篮球主席姚明新官上任,想改变中国的篮球格局,但是由于中国人受利益冲昏了头脑,导致人们不愿意去改变,不愿意去让中国篮球改变,因此中国男篮难以崛起。

中国人口众多,为什么找不出五个打篮球打得好的

”姚明用数据回击到:虽然中国人口众多,但职业篮球球员注册只有3k名,足球只有6k名,所以没得选,再加上以往的经验,首先看身高,所以这完全不能说明什么。”但是大姚也深知其中的问题,坦然说道:“我们体育和教育是分开的,相比美国,整体水平其实是落后好几十年,这就好比两条腿,一条是体育一条是教育,你总依靠一条腿走路、跳,时间长了肯定积劳成疾,不会走太远!

中国14亿人口,为什么找不出5个会打篮球的?

中国14亿人口,因为身高和机会还有普及性导致了打篮球的人员匮乏。由于NBA受到许多球迷的抵制,许多人把注意力转向CBA。然而,大多数人对CBA的印象仍然停留在世界杯的糟糕表现上。中国队最初聚集了国内顶级球员,但面对一些比自己弱得多的球队,他们的表现非常糟糕,尤其是周琦和郭艾伦在关键时刻犯了错误,最终导致了本来可以获胜的比赛的结束。

首先,篮球不再是一项单纯的技术运动,而是成为一种以身体素质为导向的运动。如果你身高是1.7米,面对1.9米的对手,绝对占不到便宜,而且人家还有还有足够的吨位,他在普通比赛里就会成为bug般的存在,所以这个理论在每个国家的职业联赛中都是正确的。这一理论在CBA中尤为明显。现在很难在现役中找到1.8米以下的球员,因为没有高度你就无法站稳脚跟。光是身体素质就已经筛掉了80%的人。

其次,进入CBA需要一定程度的背景和文化素质,最低也应该是体校出身,从中进入市町村队伍、青年队伍、省队和CUBA,最后被教练和俱乐部选中才能进入CBA。如果在大学里有一定的名气,也可以参加CBA选秀,这是进入CBA的最好的捷径。从这两点可以看出,如果没有关系,进入CBA是非常困难的,这也导致了很多有天赋和能力的球员不能进入CBA。

姚明在接受采访时说,尽管中国有14亿人口,但实际上只有大约13000名运动员在篮球协会注册,其中包括男子篮球和女子篮球运动员。相比之下,拥有3.2亿人口的美国篮球运动员人数高达2300万人,人口为1.27亿的日本篮球协会注册球员人数高达750000人,甚至人口为7000万的韩国也有7000名篮球运动员。这一比例也足以说明我国篮球运动的现状,机会少、成才率低、要求高。正是因为意识到这一点,近年来一直在推广篮球,将篮球推广到全国各地,降低了进入CBA的门槛,发掘了一些潜在的新人加入CBA,让更多的孩子有了篮球梦想。相信在姚明的领导下,中国篮球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为什么篮球有很多的人打,但是在国际上成绩却不好?

我们有太多的选择可以通过篮球走职业化的道路,但是运动不是优先。也是因为年纪轻轻就经历过系统训练的人不多。所以,群众基础大不代表篮球人才多。为什么中国篮球的群众基础很好,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当然,我们还是需要谈谈大众化的民间篮球对职业联赛人才培养的意义。

说起民间篮球和CBA职业联赛,总会想起大姚上任后的改革。我一直认为民间篮球氛围是有益的,直接影响联盟的发展。民间篮球当然不同于职业联赛,走职业化的道路需要比民间篮球多得多的精力和财力。但是民间篮球将是整个篮球体系和篮球文化的很好补充。

良好的篮球氛围让更多的人爱上篮球,带领更多的人走上职业化的道路。职业化是培养更多篮球人才的必要条件。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更多的人变得专业。我们曾经讨论过为什么一个14亿人口的国家,不能选出十几个人代表国家踢球,走向世界。其实不是那个。我们人口多,但是足球人口和注册足球运动员的比例并不高。篮球也一样,所以这个问题在去年男篮世界杯期间从足球变成了篮球。这些原则和制造业的产业基础是一样的。没有庞大的专业人才基础,空中楼阁是建不起来的。

在深圳见过几个塞尔维亚人,一起踢球,和他们聊过天。在他们国家从事专业和半专业工作的人的比例比我们高得多。近年来,随着进入NBA人数的增加,篮球氛围越来越浓,越来越多的人从事专业工作。他们国家的许多青少年有非常扎实的基本功。而国家也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篮球训练环境。

姚明在改革计划中努力扩大年轻人才的队伍。中国虽然有3亿左右的篮球迷,但几乎没有人能跳出体校训练的老路。为此,姚明推出了“小篮球”计划,在全国100多个城市提供小篮球及配套设施,吸引了10万名小球员,培养了近1万名少儿教练。在此之前,姚明决心要有所进步,从业余球员中选拔成员,组建3×3篮球男女国家队。最终,两队都在2018年亚运会上夺得金牌。除了天赋的硬性条件,兴趣是最好的教练。民间篮球影响人们的兴趣,引领更多人走向事业。也许这就是中国民间篮球队CBA职业联赛的意义。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