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3大赛事-第三届羽毛球联赛

关于第三届SM杯羽毛球大赛

羽毛球3大赛事-第三届羽毛球联赛

“运动成都”

2011年第三届“SM杯”

暑期社区业余羽毛球大赛介绍

每年一度的“SM杯”羽毛球大赛由成都市体育局和成都成华SM广场联手举办,在参赛人群上覆盖全城,是成都目前最大的羽毛球业余比赛,在赛事的组织和评判标准上也达到专业水准。赛事裁判全部由成都市羽毛球协会选派,更有国家级裁判员担任裁判长。

为推广全民健身计划,SM购物广场携手成都市体育局盛情邀请全城羽毛球爱好者齐聚一堂。所有参赛者均可获得比赛纪念T恤1件。

主办单位 成都市体育局 成都成华SM购物广场

承办单位 成都市羽毛球协会

协办单位 成华区体育局

报名时间:即日起至7月31日下午17:00截止。

报名资格:性别不限;具有良好的羽毛球实践经验;身体健康、无任何疾病。

注:1、凡在专业队试训、集训满1年的现役运动员不能报名参赛。

2、专业队队员退役5年后方可参赛。

3、参赛者若隐瞒真实情况,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其参赛资格。

所需资料 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及其复印件一张、免冠1寸证件照1张。

报名费用 免费报名。凡参赛人员的交通费、食宿费自理。名额有限,满额即止。

比赛项目 男子单打、女子单打

比赛组别 青少年组(17岁以下)、青年组(18岁—35岁)、中年组(36岁—55岁)、老年组(56岁及56岁以上),以年为核定单位。

预赛时间:2011年8月10日 — 9月7日(每周一至周五18:30,不包含周末)

决赛时间:2011年9月10日 — 9月11日(周六、日15:00-17:00)

竞赛办法

1、竞赛分为预赛、决赛两个阶段进行(以实际报名人数确定赛制)。

2、比赛采用标准比赛用球;参赛者自备羽毛球拍。

3、预赛:采用一局决胜制,21分每球得分制;20平时,领先2分者胜;29平后,先到30分者胜。

4、决赛:采用三局两胜制,21分每球得分制;20平时,领先2分者胜;29平后,先到30分者胜。

5、迟到10分钟则以弃权论处。

奖项设置

□ 青少年组 (男、女) □老年组(男、女)

第一名(1名):800元奖金 第一名(1名):1500元奖金

第二名(1名):400元奖金 第二名(1名): 800元奖金

第三名(1名):200元奖金 第三名(1名): 400元奖金

第四名(1名):150元奖金 第四名(1名): 300元奖金

第五名-第八名:100元奖金 第五名-第八名:200元奖金

□ 青年组(男子) □ 青年组(女子)

第一名(1名):3000元奖金 第一名(1名):2000元奖金

第二名(1名):1500元奖金 第二名(1名):1000元奖金

第三名(1名): 800元奖金 第三名(1名): 600元奖金

第四名(1名): 700元奖金 第四名(1名):500元奖金

第五名-第八名:500元奖金 第五名-第八名:300元奖金

□ 中年组(男子) □中年组(女子)

第一名(1名):3000元奖金 第一名(1名):2000元奖金

第二名(1名):1500元奖金 第二名(1名):1000元奖金

第三名(1名):800元奖金 第三名(1名): 600元奖金

第四名(1名):700元奖金 第四名(1名):500元奖金

第五名-第八名:500元奖金 第五名-第八名:300元奖金

羽毛球相关知识

一、 汤姆斯杯羽毛球赛是世界上最高水平的男子羽毛球团体赛,就是世界男子羽毛球团体锦标赛, 由原国际羽联创办于1948年。每两年举办一次。1934年国际羽联成立时,英国人乔治·汤姆斯(George Thomas)被选为主席。5年后,汤姆斯在国际羽联会议上提出,组织世界性男子团体比赛的时机已成熟,并表示将为这一比赛捐赠一个奖杯,称为“汤姆斯杯”。 此建议得到了大会的赞同,但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定1941的前后举办的这项杯被耽搁下来。二战结束后,国际羽联终于在1948年到1949年间,在苏格兰举办了第一届汤姆斯杯赛,马来西亚成为第一个名称刻在汤姆斯杯上的国家。从1982年起,该项团体赛改为每两年举办一届,而且赛制也从以往两天9场5胜(5单4双)改为一天5场3胜(3单2双)。至2008年,印尼队共13次夺冠,中国队7次夺冠,马来西亚队5次夺冠。

2、尤伯杯

尤伯全名为贝蒂·尤伯夫人(Betty Uber),是英国30年代著名女子羽毛球选手,从1930年至1949年间,她曾多次夺得全英羽毛球锦标赛的女子单打、女子双打和混合双打比赛的冠军。尤伯夫人退役后仍对羽毛球运动情有独钟,为推动羽毛球运动的发展,她在1956年的国际羽联理事会上,正式向国际羽联捐赠由麦皮依和维伯制作的纪念杯,即现在的尤伯杯(Uber Cup),并亲自主持了第一届尤伯杯比赛的抽签仪式。此杯高18厘米,有地球仪样的体部,在球体顶部有一羽毛球样模型,此模型的上端站着一名握着球拍的女运动员。他的底座的周围雕刻着这样的词句∶“尤伯夫人于1956年赠送国际羽毛球联合会组织的国际女子羽毛球冠军挑战杯”。尤伯杯赛有又称为“世界女子羽毛球团体锦标赛”。尤伯杯赛制同汤姆斯杯赛一样。在1982年以前是每三年举行一次,比赛采用七场四胜制。自1984年开始,改为每两年举行一次,采用五场三胜制。首届尤伯杯赛于1956年在英格兰的兰开夏郡举行,迄今为止已经举行了21届,其间只有4个国家取得过冠军:中国(11次)、日本(5次)、印尼(3次)、美国(3次)。

3、世界羽毛球锦标赛。1934年,国际羽毛球联合会在英国成立,是第一个世界性的羽毛球组织。1978年,世界羽毛球联合会成立。在两个组织联合之前,它们各自已经举行了两届彼此认为是世界性的羽毛球单项比赛,即国际羽联于1977年和1980年,而世界羽联在1978年和1979年。1981年,两个国际性羽毛球组织宣布联合,名称仍为国际羽毛球联合会。在联合会(1996年6月底会员国、地区为124个)上协商决定,每两年举行一次世界羽毛球单项比赛,即世界羽毛球单项锦标赛(Individual World Championships),并延续两个国际羽毛球组织以前的届数。1983年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正式举行了第三届世界羽毛球单项锦标赛。此项赛事只进行5个单项的比赛,即男女单打、男女双打和混合双打。所有项目的冠军都将获得金牌,亚军得银牌,半决赛的负者得铜牌。1988年国际羽联决定世界羽毛球单项锦标赛与新设立的苏迪曼杯赛同时同地举行。国际羽联根据当时的世界排名,国际羽联邀请每个项目中的前16名(对)运动员直接参加比赛。国际羽联的每个会员国和地区可以在每个项目中报名的运动员不得超过4名(对)。中国8次夺冠1985、1987、1989、1991、1999、2003、2006、2007 。

4、苏迪曼杯赛

苏迪曼杯与汤姆斯杯(世界男子羽毛球团体锦标赛)和尤伯杯(世界女子羽毛球团体锦标赛)同为国际羽联主办的三大羽毛球团体赛事。不同的是,苏迪曼杯赛是检验各国或地区羽毛球运动整体水平的赛事,是决定各国和地区羽毛球世界排名的依据。苏迪曼杯赛按各个国家和地区球队的实力分为几个级别,比赛实行升降级。除A级外其他每个级别有6支队伍参赛,此前7届A级比赛有6支队伍参加,只有A级球队可以争夺冠军杯,从本届比赛起A级球队增加至8支。B级以后的各级别第一名在下届比赛中升到上一级,最后一名降到下一级。比赛进行男、女单打、双打和混双共5场比赛,采用5场3胜制。苏杯是印尼羽协代表本国人民向国际羽联捐赠的一座奖杯,为纪念印尼羽协创始人、前国际羽联副主席迪克·苏迪曼而命名。奖杯是一个羽毛球造型,杯身由纯银铸成,外表镀有纯金,杯高80厘米、宽50厘米、重12公斤,基座上雕刻了举世闻名的古迹婆罗浮屠佛塔造型。目前,仅有印尼、韩国和中国3个国家赢得过苏迪曼杯,中国四次夺冠。

5、全英羽毛球锦标赛。全英羽毛球锦标赛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重要的羽毛球单项比赛之一。它始于1899年,由英格兰羽毛球协会主办。在1977年国际羽联创办世界羽毛球锦标赛前,全英羽毛球锦标赛和国际羽联主办的汤姆斯杯赛和尤伯杯赛一起,并列为世界羽坛三大赛。多少年来,人们把全英羽毛球锦标赛看作是世界羽坛最高水平的单项比赛,获冠军者被视为世界冠军,因此全英羽毛球锦标赛为国际羽坛所瞩目。全英羽毛球锦标赛每年3月的中、下旬或最后一周在伦敦附近的温布利体育中心举行,是二三月间欧洲一系列国际羽毛球公开赛中的最后一站。每次都云集了世界羽坛的精英,成为全球性的羽坛大会战,其号召力甚至超过原国际羽联举办的头两届世界羽毛球锦标赛。世界羽毛球锦标赛在原国际羽联和世界羽联联合后,从第三届起才真正成为世界最高水平的羽毛球单项锦标赛。 中国从1982年开始每年均派选手参加全英羽毛球锦标赛,栾劲和赵剑华获得过男单冠军。张爱玲、李玲蔚、韩爱平和辜家明曾获女单冠军,李永波和田秉毅曾获男双冠军,林瑛和吴迪西、徐蓉和吴健秋、李玲蔚和韩爱平曾获女双冠军。其中赵剑华在1985年曾创下了几项纪录:第一次参加全英羽毛球锦标赛就夺得男单冠军;是1947年全英羽毛球锦标赛恢复以来第一个左手握拍的运动员夺得男单冠军;同曾8次夺得全英羽毛球锦标赛冠军、印尼的梁海量一样,也是在未满20岁就夺男单冠军。

6、世界羽毛球大奖赛总决赛,是国际羽联组织的一年一度羽毛球比赛。大奖赛总决赛只邀请年末世界排名前八的选手。比赛始于1983年,最近一次比赛是在2001年,之后不再被国际羽联列入比赛日程。2007年世界羽联举办世界羽联超级系列赛,本赛事更名为世界羽联超级系列赛大师总决赛。

有关羽毛球比赛地点

有在中国举办过。

二战结束后,国际羽联终于在1948年至1949年间,在苏格兰举办了第一届汤姆斯杯赛,马来西亚成为第一个名称刻在汤杯上的国家。

从1982年起,该项团体赛改为每两年举办一届,而且赛制也从以往两天9场5胜(5单4双)改为一天5场3胜(3单2双)。至2000年,该项杯赛已举办了21届,冠军杯一直在亚洲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中国队之间流动。其中印度尼西亚队战绩最佳,共12次捧杯;马来西亚队先后5次夺冠;中国队是从1982年开始参加汤姆斯杯赛的,并在参加的9届比赛中4次把汤杯捧回。

以下是汤姆斯杯历届冠军:

届数 年份 参与国家和地区 冠军 亚军 决赛比分 比赛地点

第一届 1948-1949 10 马来西亚 丹麦 8-1 英国普雷斯顿

第二届 1951-1952 12 马来西亚 美国 7-2 新加坡新加坡

第三届 1954-1955 21 马来西亚 丹麦 8-1 新加坡新加坡

第四届 1957-1958 19 印度尼西亚 马来西亚 6-3 新加坡新加坡

第五届 1960-1961 19 印度尼西亚 泰国 6-3 印度尼西亚雅加达

第六届 1963-1964 26 印度尼西亚 丹麦 5-4 日本东京

第七届 1966-1967 23 马来西亚 印度尼西亚 6-3 印度尼西亚雅加达

第八届 1969-1970 25 印度尼西亚 马来西亚 7-2 马来西亚吉隆坡

第九届 1972-1973 23 印度尼西亚 丹麦 8-1 印度尼西亚雅加达

第十届 1975-1976 26 印度尼西亚 马来西亚 9-0 泰国曼谷

第十一届 1978-1979 21 印度尼西亚 丹麦 9-0 印度尼西亚雅加达

第十二届 1981-1982 26 中国 印度尼西亚 5-4 英国伦敦

第十三届 1984 34 印度尼西亚 中国 3-2 马来西亚吉隆坡

第十四届 1986 38 中国 印度尼西亚 3-2 印度尼西亚雅加达

第十五届 1988 35 中国 马来西亚 4-1 马来西亚吉隆坡

第十六届 1990 53 中国 马来西亚 4-1 日本东京

第十七届 1992 54 马来西亚 印度尼西亚 3-2 马来西亚吉隆坡

第十八届 1994 51 印度尼西亚 马来西亚 3-0 印度尼西亚雅加达

第十九届 1996 56 印度尼西亚 丹麦 5-0 中国香港

第二十届 1998 49 印度尼西亚 马来西亚 3-2 中国香港

第二十一届 2000 48 印度尼西亚 中国 3-0 马来西亚吉隆坡

第二十二届 2001-2002 50 印度尼西亚 马来西亚 3-2 中国广州

第二十三届 2004 中国 丹麦 3-1 雅加达

第二十四届 2006 中国 丹麦 3-0 东京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