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年甲a联赛有几支球队-1995年甲a联赛完全战报统计
找95年中国足球甲A联赛,央视在转播之前放的一首曲子
运动员进行曲
谁是历史第一国门,区楚良or江津or
江津印象:
江津是大器晚成型的门将,94年的甲A元年就有他了,当时在八一队,但是已经26岁的江津几乎没有上场机会,还得给年近40的老门将王振杰当替补。
我记得95年江津首次出场,就是第一轮迎战老迈的辽宁,不幸的是被连灌4球,很快又回到了替补席。96年,王振杰退役,江津终于成为主力门将,而当年八一队居然破天荒的获得了联赛第三,江津的出色表现开始引人瞩目。
97年是江津在国家队露脸的一年,当时国家队参加10强赛,主力是区楚良,江津在对主场卡塔尔的比赛中有出场,不过连失3球,中国队也输掉最不该输的一场比赛。
江津成为主力国门要多感谢英国人霍顿,98年霍顿成为国家队主教练,英国人很喜欢身材高大的门将,于是江津取代了区楚良成为国家队主力门将,然后这一年江津参加了两项大赛,东亚四强赛,亚运会,中国队分别获得第二、第三,表现不错的江津也坐稳了国家队主力的位置。
2000年米卢来了,在当年亚洲杯上,江津继续神勇发挥,小组赛对韩国我认为是他在国家队最经典的比赛,在他的高接抵挡下,中国队两度落后,又两度追平。最终中国队获得了第四名,成绩尚可。而当时江津又转会到天津队,总算加盟了一支强队。
2001年的世界杯预选赛,又是江津事业的高峰,中国队最终是第一次打进了世界杯决赛阶段,江津上场了6场半(手指受伤被替下一场),只丢1球,被誉为中国的门神。2000-2001年连续获得亚洲最佳门将,甚至一度被英超博尔顿队相中,最终未能成行。
2002年世界杯后江津已经是34岁了,但却老当益壮,加盟了上海甲A新军上海国际,在帮助国际取得一次联赛第二,一次联赛第三,2005年上海国际(中远)搬到了陕西,江津加盟了中甲的上海球队,上海九城(更名康博,七斗星)随着年龄的增大,江津也逐步向教练兼队员的身份过渡,2007年的中甲还偶有出场,08年算是正式退役了。
优点:身材高大,身材高大的门将会给前锋压迫感;门线技术一流,善扑险球,门前站位很好;身体素质出色,在普遍早衰的中国运动员中能在球场上拼搏到40岁,是难能可贵的。
缺陷:出击范围偏小,有些类似迪达,小禁区式的门将;弹跳力不够,也许是身高足够吧,弹跳能力就偏弱;性格过于温和,不像卡恩那样充满个性。
评分:70分,三星级
其他国门的评分:
傅玉斌:70分
徐弢:65分
区楚良:75分
刘云飞:65分
李雷雷:70分
宗垒:65分
宋振瑜:65分
95年甲A、甲B外援名单
甲A:
上海申花:高佳Gaogiya(格鲁吉亚)、瓦西里Wassily、瓦洛嘉、莎莎Sasha(俄罗斯)
广东宏远:阿曼杜Armando、丹尼奥Deniel(葡萄牙)
四川全兴:马麦罗Marmelo、法比亚奴Fabiano、马科斯Marcos(巴西)
延边现代:韩龙国Han YongGook、李玄锡Lee HyunSeok(韩国)
甲B:
埃迪(佛山) 米沙(深圳) 吉玛(上海大顺) 沙萨(沈阳华阳)
只知道这么多了......不过你这问得可够刁啊~
1995年那支申花队队员都有谁
1号蔡建林,1965年生,守门员 张惠康的光芒持久,蔡兄92年才开始出头,可惜94年,他第一反应一流、第二反应二流,预判站位好,动作舒展,却老容易脱手,总难登国内顶流殿堂,还因失误被骂成草门。95年高佳来了守第一场,未见过人之处,但第二场蔡兄上了,失误更多,于是,和主力地位告别了。96年才灵光偶现,97年拼回了上海滩门将的尊严,98年年初闪了一下,就退到教练席了,老了,老了……
2号姚俊,1969年生,右边后卫
疯狂的右路助攻,边路和刘军默契无言,联防与吴兵双塔峥嵘。但传球总拿捏不好火候,卡位总失于毛糙不严谨,动作大,红黄王。根宝用了比他更稳健的小老头莎萨,或者小阿弟朱琪,他无话好说。但是,我们不该忘记他曾在右路掀起的助攻风暴,当时是国内最热衷于助攻的边后卫,连李红军和魏群也比他“收敛”。
3号成耀东,1967年生,中后卫、左边后卫
“成龙”开始老辣,你可以不喜欢他的风格,但不能不承认他的有效。
4号吴承瑛,1975年生,左边后卫
94年是初生牛犊,95年却是牛犊发威,又是一个助攻的时候一往无前的家伙。尽管当时他的技术动作还显得生硬,但另一边过人架势圆滑成熟的姚俊改不掉的不动脑子意识差的软肋他小吴却没有过。于是,小吴开始发迹……
5号范志毅,1969年生,中后卫、后腰、前腰、前锋
“大将军”94年是联赛进球最多的后卫,95年对阵四川进了那个鱼跃冲顶至今犹新,对广州开始位置前提,最后干脆打起了前锋,然后呢,顺便把金靴、金球一起拿了吧。从此亚洲足球的名人堂不得不接受了这位霹雳火性子的中国人。
6号陈伟,1968年生,左前卫、前腰、后腰
当年的矮脚虎,他和张卫华有过一样的境遇:得了一次盲肠炎,位置丢了。不过,他95年留下来,跟着大伙儿尝到了冠军的滋味,然后春节一过完,就去豫园报到了,真造化弄人。
7号瓦西里,1966年生,前腰
俄罗斯斯米纳俱乐部把他几乎吹成了卡尔平。不过有些水土不服,客场对北京那场,和姜滨撞头后倒发扬了保尔精神,头缠绷带,照样和吕军这样的大块头争顶。但技战术上总踏不到徐根宝欣赏的步点上,很快就回国了。
8号张勇,1975年生,前锋、左前卫
他在一年多前的选秀中,硬靠那股子拼命三郎的拼劲挤掉了比他高了10公分,技术也不差的张佳平,94年也靠那股气势抢在飞一般的武明、射门花样百出的程海峰之前得到上场机会。95年足协杯主场对天津,被飞铲两次,被飞蹬踹(施连志)一次,被踩踏一次(霍建廷),还能站起来,快赶上星矢。其实他的脚下活儿还是很有些货色的,只是有和姚俊一样的弱点。
9号祁宏,1976年生,前锋、前腰
对韩国什么金星,客场对北京,瘦身影幽灵般地闪了两次。当足协杯客场对天津时,把令人窒息的两粒入球打得像弹玻璃弹子一样,后来还破了大连队城门……从此直到04年之前,从地方队到国家队,年年可以看到有那么一个瘦子,不晓得怎么跑动的,就把球捣鼓进对方的球门了,对方门将和后卫还在一脸茫然。
10号刘军,1970年生,右前卫、前腰
除了97年深秋的十强赛他是悲凉的国家队中不多的亮点外,其他时候,刘军就永远是一个样子,但也永远不会失效。如果全队打疯,他永不会是最风光的;如果全队疲软,那么只有他会坚挺到最后一秒钟。
11号李晓,1967年生,前锋
当年,虹口体育场里头,打个不恰当的比方,上海人看到他,就好像布雷西亚人看到巴乔。科威特那个门将大概至今做梦也会怕他。但95年初那场肝炎……但鼓声掌把,人家02年还把甲A搅了个海覆江翻呢。
12号顾明青,1976年生,中后卫
当时是高高瘦瘦的杆子,一直没出场,96年干脆到浦东队去了,总算混了那么几年脸熟。
13号毛毅军,1970年生,中后卫、右后卫
这个高个子却曾是个软柿子。但根宝对他情有独钟,终于,95年足协杯主场对天津那场,腰杆儿硬起来了,毛豆子变成了铜豌豆,从此平步青云。
14号申思,1973年生,左前卫、前腰
申思——徐根宝,然后类似的故事一再反复,申思犹在,另一个主角换了又换。我们说什么好呢,申思啊,谁让你“上海男人”气质那么重……
15号吴兵,1968年生,中后卫、后腰
从一个“脚下活比较软”的工人球队上来的半调子,到稳坐甲A强队主力,再到穿印有“中国”字样的白衫,现在动辄要赶到郊区上班的工人师傅一定至今流传关于他的故事。
16号朱炯,1973年生,左边后卫、左前卫、前腰
他比申思矮小,但他勇猛;他球性一样娴熟,但他朴实。但始终没有拿出自己的最佳状态,就在伤病折磨下退了。不过,这位模范党员值得每一个人敬重。
17号张毅,1973年生,前锋、右前卫
在对抗弱一档次的比赛中,他绝对是个技术流、意识流。但他好像一直没有“发育”好,最终也在伤病中默默告别。莫忘了,他也是个能把角球直接开进球门的人。
18号朱琪,1974年生,中后卫、右边后卫、后腰、右前卫
当他的长相被定格在“贵族”时,我们以为徐根宝不会看重他。当他在国奥队深夜泡吧被处分时,我们以为徐根宝会看不上他。但他还就是稳稳地保住了位置,然后越来越有花头,98年甚至在国家队主力阵容里头,霍顿很喜欢他。但99年好像脑袋发昏了,00年跑到四川去,接着养伤时间比训练多:四川队怎么成冤大头了。00年溜回来开过一次什么宋记蟹楼……看不懂这个人。
19号刘宁宇,1976年生,中后卫、后腰
申花建队初期,“19”号球衣总是无着,根宝看不上脚法秀丽但没有适应他“抢逼围”的蒋建明,小蒋去大顺了。张卫华盲肠炎告假,也借到大顺了,95年干脆就扎在那里了。程海峰94年被闲置了一年,近观徐根宝一再表扬这个前锋。95年在大顺队拿了个甲B并列金靴。刘宁宇面对一大堆重叠的位置,还是回青年队干主力吧。96年再回来,嘿嘿,我穿7号怎样?而后1978年出生的赵挺、李伟一,无名之辈走过场。最终97年开始,一个宝钢来的叫李诚铭的小伙子穿上了这件号码不吃香的球衣,一直穿到现在。
20号谢晖,1975年生,前锋
94年他就敲开过牛逼的王振杰的十指关。95年雨中对四川,他成名了……而后他的故事比任何一个比他水平高的人都丰富……如今05年、06年,他那句还想为国家队踢球,倒搞得像个老党员似的。还有谁的经历比他更丰富?
21号孔智立,1975年生,右边后卫、右前卫、前锋
训练中技术和作风都不错,但位置太重叠,96年跑去浦东后,磨成了平庸。
22号高佳,1965年生,守门员
95年的英雄,96年的狗熊。
23号瓦洛佳,1973年生,前锋
94年他把一个欧洲四流下前锋的门前三包意识发挥到了极致,教国内什么这尖刀那快枪的好不脸红。95年他把一个欧洲四流下前锋的粗糙庸碌表现到了极致,什么离门二米处打飞之类的。
24号莎萨,1963年生,右边后卫、右前卫、后腰、前腰
根宝说,申花队这支年轻的队伍,需要他这样的老兵。94年他的表现被沈阳那个同名的次一点儿,但运气更好。95年成了救火队员。等小伙子们把能学的学到了,对不起啦,您老既然喜欢上海,在浦东再待一两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