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亚运会场馆设计-广州亚运会会馆

广州亚运城的特色场馆

广州亚运会场馆设计-广州亚运会会馆

2010年11月1日,第16届亚运会主媒体中心正式揭幕,即日起向媒体开放。

主媒体中心位于亚运城内,包括主新闻中心(MPC)和国际广播中心(IBC)两部分,办公面积超过4万平方米。其中位于一层的主新闻中心是为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服务,位于二至四层的国际广播中心主要是为各国电视记者服务,世界各地看到的比赛画面将从这里传出。

主新闻中心提供580个文字记者工位和130个摄影记者工位。记者在现场看到,每个工位配备两个电源插口、每两个工位一个网络接口、每三个工位一部电话。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的工作间有无线网络覆盖,墙上还配备有线电视供记者了解现场比赛的最新情况。

据主媒体中心文字记者间主管吴凡介绍,“从今天开始,记者们可以按先到先得的原则,随时来到文字记者工作间办公。”

主新闻中心还设有3个新闻发布厅,其中700座新闻发布厅提供英、日、韩、俄、阿拉伯五种语言的同声传译服务,而200座和80座新闻发布厅主要提供交替传译服务。 执行南方电网充电技术标准,为电动汽车提供三相充电电源

作为南方电网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应用的示范试点,广州市首个公共电动汽车充电站在亚运城投入运行,该充电站位于南沙港快速和京珠高速公路之间,充电站集充电服务设施和营业厅于一身,充电桩24小时提供服务,建起现场购电现场充的快捷通道,也是亚运城的“专属”营业网点。

充电站执行南方电网开发的充电技术标准,为电动汽车提供三相充电电源,相比另外一种技术标准采用的单相电源,三相电源单位时间内输出电量是其三倍,充电效率高,花费的时间更短。以额定功率为21千瓦的单台交流充电桩为例,充满一辆电动轿车只需要3个小时,减少了使用电动车的时间成本。该充电站不仅充电便捷,还将在二期建设中引入便利店等便民设施。

直流快充:最短要18分钟,交流慢充:充满需3小时

据介绍,该充电站可以为电动轿车、中巴车和大型交通运输车辆提供充电服务,配备了2台直流充电桩和1台交流充电桩。

这种直流充电桩输出功率大,将220伏交流电源逆变为大电流的直流电源,实现快速充电。电动轿车最短充电时间为18分钟,中型车辆最短的充电时间为30分钟,大型车辆最短充电时间为45分钟,电动车跑远途可以随充随走,克服了电池续航能力差的缺陷。

全新出场的直流充电桩实现智能充电、手动充电统一平台,车主嘀卡后可以在触摸屏上选择两种模式中的一种。智能充电模式可根据电动汽车耗电情况,自动调节直流充电设备的输出功率,从10千瓦到400千瓦不等,从而调节了通过电池的电流大小,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在手动充电模式下,车主也可以手动调节直流充电设备的电量输出,实现充电时间和电量自己做主。

中型客车百公里电费比燃油成本便宜一半

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电动车显示出节能经济环保的巨大优势。按照物价部门规定,亚运城充电站按照商业电价标准0.9885元/度收费。以示范车型安凯纯电动中型客车为例,百公里耗电60千瓦时,电费总价59元。而“喝”93号汽油的中型客车百公里油耗约为17.5升,按照11月初油价6.8元/升计算,燃油成本总计119元,是电动车的2倍。

该站采用CPU磁卡预购电方式结算,需要充电的用户可以到供电部门营业网点办理预购电磁卡,在充电桩前嘀卡消费,即可充电。供电部门计划打通与羊城通、银联的结算通道,这样车主可以在羊城通充值机、ATM上对预购电磁卡充值。

广州亚运会新建筑物有哪些

广州亚运会建筑主要包括位于番禺区的亚运村和各大比赛场馆,严格来说“小蛮腰”电视塔不能算亚运会建筑广州亚运体比赛场馆包括:1、广州体育馆 广州体育馆位于广州新广从公路原白云苗圃地段,项目占地约24万平方米,其中约8万平方米作体育馆建设用地,6万平方米作体育公园,8万平方米作运动员村,2万平方米为市政规划道路。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 2、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位于广州市天河区东圃镇广东奥林匹克中心南部,占地30万平方米,可容纳观众80012人。 3、广州天河体育中心 广州天河体育中心位于天河区东部,地处广州市金融商业中心地带,总占地面积51万平方米,是广州目前最大的体育场地。它始建于1987年,当年成功举办了第六届全国运动会,给全国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目前,天河体育中心扩建工程正在进行中,2010年将作为亚运会足球馆、羽毛球馆和水球比赛场馆。 4、越秀山体育场 越秀山体育场建于1950年,场内拥有三万名观众座位,曾主办过第六届、第九届全运会男、女子足球比赛。 5、广东省体育馆 广东省体育馆(二沙头体育训练基地)位于珠江河畔二沙岛。1955年动工兴建,初名“广州国际体育俱乐部”,为市属场地。1956年9月交付使用时,改名“广州体育俱乐部”。6、广东省人民体育场 广东省人民体育场地处广州市中心,紧靠地铁出口,连接中山三路、较场西路、较场东路,交通便利。足球场草地平整,青绿茂盛,看台视野开阔,观看比赛效果良好,己成为一个深受群众欢迎的比赛场地。 7、燕子岗体育场 燕子岗体育场位于海珠区江燕路,包括3个足球场、4个室内标准网球场、5个室内乒乓球场、6个室内羽毛球、篮球场及多种健身设施。曾经作为九运会的足球训练场所。 8、沙面网球场 沙面网球场位于环境清新的沙面,毗邻白天鹅宾馆和外国领事馆区。 9、黄埔体育中心 黄埔体育中心是黄埔区城市建设重要的配套设施,距九届全运会主赛场——黄村体育场仅几公里,曾承办九运会的部分比赛项目。 10、广东国际划船中心 广东国际划船中心坐落在广州市白云区竹料镇,是广东省体育局的船艇训练基地,九运会的赛艇、皮划艇比赛在这里举行。划船中心占地106公顷,投资2.5亿元,建成长2500米、宽162米的人工赛艇湖。 11、芳村体育中心 芳村区体育中心位于广州市芳村区花地河以西的增窖村,北连60米宽直达南海桂城的龙溪路,交通极为便利。 12、大学城体育场馆 2010年广州亚运会40多个比赛项目中,大多数的比赛和训练都将安排在广州高校和大学城各校区的体育场馆进行。而广州大学城体育中心作为新建的地区性体育中心,将高标准建设8个体育馆和1个体育场,全部安排用于亚运会的比赛和训练。 13、花都新体育馆 花都区亚运会新体育馆建设选址定于花都区风神大道西南侧,总用地面积约113亩,东距花都区政府仅3公里,交通十分便利。球馆主要承接举办亚运会的篮球比赛。 14、花都区体育中心体育场 花都区体育中心占地14万平方米,投资1.5亿元,内设1个有2万个座位的体育场。15、番禺英东体育馆 英东体育馆与英东体育场相邻,建于1987年,建筑面积9900平方米。 16、番禺英东体育场 番禺英东体育场于1986年11月动工,1988年3月竣工,占地面积3.8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场中央是一个面积105X68米绿茵的足球场,环绕足球场设有8条红色塑料跑道400米的标准田径场。 17、宝岗体育场 海珠区宝岗体育场位于广州市海珠区宝岗大道新凤祥大街93号,占地面积24283平方米,内设主席台,2000多个观众席。

2010广州亚运会武术的比赛场馆是?

广州亚运会比赛场馆-南沙体育馆

南沙体育馆是亚运会武术比赛场馆,因此在设计上场馆也体现了中国武术的意境。南沙体育馆的外壳分九个曲面单元,单元间片片层叠,并分为南北两组以比赛大厅圆心为中心呈螺旋放射状展开。这种富有动感的设计隐喻了中国武术的最高境界——“阴阳俱合,天人合一”。同时结合广东海洋文化的特征,借鉴了富有肌理变化的“海螺”外壳作为造型设计的意向。

南沙体育馆主体钢结构部分采用了双层环形张弦穹顶结构,主跨度达到了98米。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