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身体接触怎样算犯规-篮球的接触对抗的规则
篮球场上的进攻犯规和阻挡犯规的如何判定?
进攻侵人犯规
一、防守球员已先站好位置,并保有垂直圆柱体,而进攻者仍试图冲撞;这一种的身体接触,称「进攻犯规」。
二、进攻者在投篮或上篮时,故意用非持球的手「架开防守者」封阻的手;此时,称进攻犯规。
三、在禁区篮底下,进攻球员用屁股或肩膀去顶开已占好位置的防守者,甚至,用非持球手「拐开防守者」,以上皆称进攻犯规。
四、进攻球员持球切入时,先用手肘、手臂「推开防守球员」,这也算进攻犯规的一种。
五、虽是进攻方,但是在争抢球时,为了保护球或争抢到控球,进而「挥肘顶开」对手,也称进攻犯规。
防守阻挡犯规
一,防守球员为了不让进攻球员卡到好位置,或者,阻挠进攻球员占据进攻的有利位置,进而用手去推挤进攻者, 这些都叫做“阻挡、推人”犯规;
二,没有站定位子但还是想阻挡进攻球员进攻方向的,尽管防守球员双脚已经站定位,但身体上半部、侧身又试图阻挡进攻球员的,这些都属于阻挡犯规;
三,非法阻挡:进攻球员双脚还未站定就试图帮助队友去挡人而造成身体对抗、身体接触的,属于非法阻挡,也隶属于进攻犯规。
以上说的是正文。
我想你应该是想了解在平时怎么判定?
这个问题其实挺难判的。因为平时打球的场地的限制,很少会身体冲撞以后依靠在地板上的滑行来避免受伤,所以在室外的篮球场打球,冲撞不会像在室内篮球馆激烈。遇到阻挡和进攻犯规无法判定的时候,一般很好解决,谁强势谁说了就算。打着玩呢就不差这一两个球,互相谦让着就行了。
以前在大学的时候打球是院队的,很彪悍,现在打球就很谦和了,因为觉得没那必要,就是一种锻炼,大家在一块玩的高兴就行。
希望对你有帮助,有什么问题还可以多交流。
篮球规则滴相关问题,各位大哥请教下啊
1如果A在进攻的时候B移动了自己的脚步跟着防守,A把B撞倒了(前提不是冲着人去的),那么B属于阻挡犯规。如果B在篮下一直没有动,那么A犯规(带球撞人)。如果A是故意往B的方向走的话,就算B动了,A的动作明显过大的话也该判A故意犯规。我觉得不是正规的比赛的话一般就好商量,看具体的情况了。
2抢篮板的时候是没有打手一说的,就是说正常的情况是允许有手的接触的,不过不可以用身体把人在空中撞飞再抢篮板球,那样明显就是犯规了。
什么是篮球比赛的规律?
篮球运动的规律是对抗。表现在:
无球队员之间的攻守对抗;有球队员与防有球队员之间的攻守对抗;投篮不中时攻守双方争夺篮板球的对抗;双方队员、教练员心理智力素质的对抗;即通常所说的:无球对抗、有球对抗、篮板对抗、以及心理智力素质对抗。
篮球运动的特性与规律是篮球运动的固有属性,它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也不随时间的变迁而更改,对于规律性的东西,我们只能遵守而不能违背或人为地践踏。
从训练学的角度来看,篮球运动的特性与规律属于一般性的训练理论,它对篮球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果我们对这些理论的认识不深刻或存在偏差,那么,我们的实践就会失去正确的导向。
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律分为:
1、集体性规律。篮球运动是集体性运动,它充分体现团体精神和协同作风,体现在球场一切个人行动都要基于全队整体的目的与任务之中,要求每名运动员在比赛中必须做到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只有把个人的技能融会于集体,集体才能为个人作最佳保障,给个人技术发挥创造更多、更好的机会。
2、对抗性规律。篮球运动对抗性规律,体现在无论球队整体或运动员个体,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采用合乎规则要求施展近身直接攻守对抗的手段(身体与技术、战术)在地面与空间制约对方。能否始终凶悍、智谋地占有地面与空间优势和是否善于将地面与空间对抗优势转化为实际效果是其关键。
3、转换性规律。
篮球比赛是由两个队在规则规定的时间内进行不断的转换攻守回合完成的,每次进攻后的防守和防守后的进攻之间相互转换构成了篮球比赛的重要内容。篮球比赛中攻守转换即包括由攻转守时瞬间的行动意识、战术组织和配合方法,一旦进攻失掉控制球权后即快速就地展开防守。
4、动态性规律。
篮球运动是一项动态性运动,动的表现之一为比赛中不停地移动,攻守双方布阵互动,动中攻,动中守,动中及时转换,不间断地有谋略、有变化、有针对性地动,有目的、有攻击性地动,以主动地动调对手被动地动,以动攻守,以动守攻,反复转换动的方式与方法,调整动的意图,变化动的节奏、方向,力求主动。
动的表现之二是正确认识并合理处理好篮球科学理论、技术与战术在动态中发展的关系。篮球理论、技术与战术的关系属辩证法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它们都在动中发展,在动中相互制约,又在动中相互依赖、促进、提高。科学的、创新的篮球理论是创新篮球技、战术的基础。
5、统一性规律。篮球运动独特的竞赛动态特征决定了篮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心理、技术、战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同时也产生了相应的、不断变化的比赛规则给予保障和促进,因此,篮球比赛规则与身体、体能、心理、技术、战术的统一,是篮球运动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篮球的规则。
篮球的规则有:
一、队员和裁判员的位置
1、一名队员的位置由他正接触着的地面所确定。
当队员跳起在空中时,他保持他最后接触地面时所拥有的相同位置。这包括界线、中线、3分线、罚球线、标定限制区的各线和无撞人半圆区的各线。
2、一名裁判员的位置的确定与一名队员的位置的确定相同。当球触及裁判员时,如同触及裁判员所位于的地面一样。
二、跳球和交替拥有
1、每一跳球队员的双脚应站立在靠近该队本方球篮的中圈半圆内,一脚靠近中线。如果一名对方队员要求占据其中一个位置,同队队员不得围绕圆圈占据相邻的位置。然后裁判员应在两名互为对手的队员之间将球向上(垂直地)抛起,其高度超过任一队员跳起能达到的高度。
2、在球到达它的最高点后,球必须被一名或两名跳球队员用手拍击。在球被合法地拍击前,任一跳球队员都不应离开他的位置。在球触及非跳球队员之一或地面前,任一跳球队员都不得抓住球或拍击球超过两次。
3、交替拥有掷球入界。开始于:掷球入界队员可处理球时。结束于:球触及场上队员或被场上队员合法触及时;掷球入界队发生违例时;掷球入界中活球夹在篮圈和篮板之间时。
三、投球计分
球已进入球篮,对投篮的队按以下方式计得分:一次罚球中篮计1分;从2分投篮区域中篮计2分;从3分投篮区域中篮计3分。
在最后一次或仅有一次的罚球中,在球已触及篮圈后,在球进入球篮之前被一名进攻队员或防守队员合法触及,中篮计2分。如果队员意外地将球投入本方球篮,中篮计2分,登记为对方队的场上队长名下。
四、掷球入界
由界外掷球入界队员将球传比赛入场内时,掷球入界发生。裁判员必须将球递交给执行掷球入界的队员或置于他可处理。只要:裁判员距执行掷球入界的队员不超过4米;执行掷球入界的队员是在裁判员指定的正确地点;也可将球抛或反弹给执行掷球入界的队员。
扩展资料:
篮球犯规动作:
1、打手。对抗或者比赛的时候防守方最容易出现的犯规动作就是打手,进攻队员持球进攻,在出现投蓝动作时防守队员碰到对方的手臂或者手,进攻队员运球或者持球过程中防守队员抄球时先碰到对方的手,均视为打手犯规。
2、阻挡和带球撞人。进攻队员运球3步上蓝动作中,防守队员运动过来挡住对方的路线导致动作终止视为阻挡犯规,反之如果防守队员事先站好位置本身没有运动,没有伸手,进攻队员撞上防守队员视为带球撞人。
3、拉人犯规。拉人犯规比较好理解,不管是攻防,只要你有出现明显的拉扯对方的动作,都是拉人犯规,这个动作一般出现在防守方没有防住进攻队员不得已或者潜意识的后面拉扯动作。
4、推人犯规。队员用手或者身体的任何部分强行移动持球者和非持球者,这种动作一般出现在传球.站位.抢篮板球的过程中。
在篮球比赛中什么是非法的身体接触
非法身体接触就是:篮球规则里面不允许出现的身体接触
队员不应通过伸展他的手、臂、肘、肩、髋、腿、膝或脚来拉、阻挡、推、撞、绊、阻止对方队员行进;以及不应将其身体弯曲成“反常的”姿势(超出他的圆柱体);也不应放纵任何粗野或猛烈的动作。对身体接触是否构成了侵人犯规作出正确的判断,首先要了解身体接触的三条基本原则: ①每个队员都有责任尽可能避免发生接触。 ②任一队员只要在占位时不发生身体接触,都有权占据没有被对方队员占据的位置。 ③如果发生了身体接触的犯规,应由造成身体接触的队员负责。 根据这三条基本原则,结合比赛中队员的行动目的,观察和区分哪些身体接触构成了侵人犯规,哪些身体接触没有构成侵人犯规;哪些身体接触是有意的、非法的;哪些身体接触是无意的、合理的;哪个运动员是主动造成身体接触,哪个运动员是被动造成身体接触,这将是裁判员判断身体接触是否侵人犯规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