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甲场均观众人数-现在德甲有没有现场观众
2009-10赛季法甲联赛场均观众上座人数为? ? 42565 ? 35630 ? 21049 ? 15545
应该是21409
欧洲上座率最高的联赛不是激情四射的英超,德甲的上座率才是欧洲之最,平均每场比赛有42584名观众,而英超的数据只是 34019,比德甲的数据低了整整20%。西甲和意甲的数据相差不大,西甲是28294、意甲是25126。而法甲的上座率最低,平均每场只有19969 名观众,不到德甲的一半。
德国足球甲级联赛的历史概述
1963-64至1967-68赛季
这是德甲的初创时期,联赛大体呈现群雄争霸的状态,5个赛季产生了5个不同的冠军,汉堡队的标志性人物乌韦·席勒获得了德甲第一个金靴。不过,1965年拜仁慕尼黑和门兴格拉德巴赫同时升入德甲,为后面几年的双雄争霸埋下了伏笔。
1968-69至1976-77赛季
这是德甲第一个巅峰期。拥有贝肯鲍尔、盖德-穆勒、迈耶尔、施瓦岑贝克、布吕特纳、赫内斯的拜仁与拥有内策尔、福格茨、海因克斯、西蒙森、邦霍夫、施蒂利克的门兴格拉德巴赫上演了双雄争霸的好戏,包揽了此期间的全部9个联赛冠军,其中门兴获得5个,拜仁获得4个。此外,门兴在1970、1971年连续两次夺冠成为德甲第一个卫冕者,拜仁在1972-1974年的三连霸也创造了德甲第一,不过门兴随后也在1975-1977年实现了三连霸的伟业——这使其它球队在这段时期更像是双雄的陪衬。
1977-78至1982-83赛季
此阶段的主旋律依然是双雄争霸,不过主角之一由门兴变为了汉堡。拜仁和汉堡形成“南北争霸”的格局,包揽了这期间6个联赛冠军中的5个,特别是汉堡队在后五个赛季中都保持在联赛前两名,非常难得;鲁梅尼格和凯文-基冈两位金球奖得主是双方的代表性球员。另外一只不容忽视的球队是科隆,他们在1977-78赛季以净胜球优势终结了门兴四连冠的希望拿到冠军,并且在80年代他们的表现也都不错,贡献了托尼-舒马赫、阿洛夫斯、利特巴尔斯基、哈斯勒等国脚。
1983-84至1989-90赛季
随着门兴、汉堡等队的逐渐衰落,拜仁的霸主地位开始变得难以憾动,1980年代最后7座联赛冠军由拜仁独享了5座。这段时间有能力挑战拜仁的是斯图加特、不莱梅与科隆,前两者各抢到一次冠军,后两者则各拿下两次亚军,不过它们的阵容和财力与拜仁比较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1990-91至1995-96赛季
由于前东德的并入,在1991-92赛季德甲首次拥有了20只球队,完成了38轮的比赛,这也是德甲至今唯一一个拥有20只球队的赛季。这期间拜仁的表现有些波动,总体并不太理想,仅获得1次联赛冠军,教练更迭频繁;表现更突出的是多特蒙德队,在1994-95和1995-96赛季实现了两连冠,从阵容上看也像门兴、汉堡一样堪称拜仁旗鼓相当的对手,队内的德国国脚人数还超过了拜仁。另外像法兰克福、斯图加特等球队也有精彩的表现,尤其是斯图加特的由埃尔伯、博比奇和巴拉科夫组成的“铁三角”名动海内外。
1996-97至2001-02赛季
首先值得书写的是凯泽斯劳滕,他们创造当年升级当年夺冠的奇迹,令人惊叹!之后几个赛季勒沃库森成为最让人关注的球队,很多个赛季他们的表现看上去都可以结束拜仁的夺冠梦想,但每一次都不幸的失败了。2001-02赛季则是多特蒙德的疯狂,多达1亿马克以上的投入加上运气拿回了一座联赛冠军,但留下的后遗症持续了几年,使球队跌入中游水平。
2002-03至2011-12赛季
这期间,除了2003-04赛季的不莱梅以令人信服的表现压倒拜仁夺冠外,其它几次冠军旁落更多是由于拜仁自身的原因。诸如沙尔克04等劲旅虽然也有表现出色的时候,但总是不够稳定,难以对拜仁构成真正的威胁。按照这样的格局发展下去,拜仁对德甲冠军的垄断难以打破。但多特蒙德靠着一批年轻球员,对拜仁造成致命威胁,而赛季拜仁的后防令人堪忧,尽管拜仁有众多攻击好手,也难以抵挡多特蒙德的青春风暴,让多特蒙德夺走2010/2011赛季的德国足球甲级联赛冠军。2011/2012赛季,多特蒙德在开局不利落后拜仁8分的情况下,硬是凭借连续28轮不败的单赛季纪录成功卫冕。
最强冠军
拜仁慕尼黑已经创德甲历史纪录的提前6轮提前锁定德甲冠军,球队势必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欧冠赛场之中。拜仁球迷也期待,在2000-2001赛季后,球队可以重新登上欧洲之巅,甚至书写史无前例的“三冠王”历史。
(1969-1977年)
1970年代初,时任奥芬巴赫踢球者主席的霍斯特-格雷戈里奥·卡内拉斯在1971年6月6日揭露了震惊德甲的贿赂丑闻。由于在积分制的保级战比赛被操纵,使红白奥伯豪森和比勒费尔德得以成功留在德甲。德国足协在首席检察官汉斯·金德曼(Hans Kindermann)的调查中发现,1970-71赛季的最后8轮赛事中共有18场比赛受到操纵,并就此对涉案的52名球员、2名教练和6名球队官员进行了处罚。然而,由于涉及的面广队多,影响到复杂的比赛结果,6支涉案球队最后只有比勒费尔德和奥芬巴赫踢球者被吊销德甲参赛许可。
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德甲联赛的声誉跌至谷底。观众通过拒绝入场的方式以惩罚球队。尽管观众人数自1965-66赛季以来便已持续下降,但最显著的还是从1970-71赛季的630万人次下降至1971-72赛季的540万人次,1972-73赛季则达到最低点,录得500万人次,平均每场比赛仅为16,372人。除了丑闻的影响,在当时还有其它的原因的造成观众减少,其中包括体育场缺乏舒适性以及电视覆盖率的增加。唯有通过德国主办1974年世界杯的契机,许多体育场进行了改建、扩建或新建工程,尤其是得益于他们的盈利,使得其观众人数随声望再度攀升。此外,德甲球队在此期间于国际赛场上也获得了巨大成功。
门兴格拉德巴赫在1970-71赛季成为德甲首支成功实现卫冕的球队。在随后的6个赛季中,拜仁慕尼黑和门兴格拉德巴赫先后完成了夺冠“帽子戏法”,这项成就在后来只有拜仁慕尼黑(1985-1987年和1999-2001年)可以再度实现。自1969年开始的连续9个赛季中,德甲冠军均被这两支球队包揽。拜仁慕尼黑于1972年迁入为慕尼黑奥运会而新建的慕尼黑奥林匹克体育场。与巴伐利亚对手相比,门兴格拉德巴赫自身体育场的观众席位较少,且核心球员总被转售至国外。因此,它在1970年代末已不再具备竞争力。1977年是门兴格拉德巴赫最后一次在德甲夺冠,球队在1999年和2007年甚至遭到降级,拜仁慕尼黑得以在随后的时期继续扩大其德甲霸主地位。
在1978年4月29日进行的一场德甲比赛中,门兴格拉德巴赫在主场以12:0战胜多特蒙德,创造了德甲历史的最悬殊比分胜利。而在1976年,比利时球员罗格·范古尔加盟科隆,其转会费在德国首次达到100万德国马克。在随后的几年中,无论是转会费或是球员工资都继续大幅提升。
1970年代是德甲球队在国际赛场上最为成功的10年。其间每年都至少有1支球队进入欧洲三大杯的半决赛,当中共夺得3次欧洲冠军杯(拜仁慕尼黑于1974至1976年)、1次欧洲优胜者杯(汉堡于1977年)和3次欧洲联盟杯(门兴格拉德巴赫于于1977年、1979年以及法兰克福于1980年)。德甲还在1980年的欧洲联盟杯中包揽了半决赛的全部4支球队,这一成就迄今尚无其它国家联赛可以实现。
(1979-1990年)
在1980年代,德甲的观众入场人数再度滑落。这主要是因为一些德国球星跳槽至国外球队。当时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卡尔-海因茨·鲁梅尼格从拜仁慕尼黑转投国际米兰,转会费首次超过1000万德国马克。而鲍里斯·贝克尔和施特菲·格拉芙所取得的成就,也使媒体和观众的兴趣转移至网球赛场。虽然国家队在1982年和1986年均进入了世界杯决赛,但其表现仍然缺乏吸引力。为了抵消观众不足和在冬季恶劣天气条件下场地经常无法进行比赛的影响,自1986年起,冬歇期被延长至8周。
汉堡凭借其当家球星霍斯特·赫鲁贝施、曼弗雷德·卡尔茨和菲利克斯·马加特的出色表现,自1970年代末期起成为对抗拜仁慕尼黑的主角。继1979年首次夺得德甲冠军后,汉堡在奥地利主帅恩斯特·哈佩尔的带领下又分别于1982年和1983年两度折桂,后者亦因此成为德甲最成功的外籍教练。但汉堡的三连冠伟业最终未能实现,因其在1983-84赛季中因净胜球数不及斯图加特而屈居亚军。
拜仁慕尼黑则在1970年代末期经受住了优秀球员出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且能在新的10年中延续过往的成就。然而自1980年代中期起,他们不得不面对北部重新崛起的云达不来梅的竞争。由奥托·雷哈格尔执教的云达不来梅在1970年代仍被称为“穷孩子(Kellerkinder)”,甚至曾在1980-81赛季降入德乙,但他们随后很快便升级,并持续位居德甲的积分榜上游。拜仁慕尼黑在此期间巩固了其统治地位,并在1986年和1987年赢得了第九座和第十座德国冠军奖杯,从而成为德国足球夺冠次数最多的球队。原纪录由获得过9次冠军(其中8次在德甲创立前获得)的纽伦堡所保持。拜仁慕尼黑与云达不来梅的竞争持续了好几年,在1985年和1986年冲冠未果后,云达不来梅终于在1988年夺得其第二座德甲冠军奖杯,并在接下来的几个赛季中保持强劲势头。
德甲球队在1980年各4次进入欧洲冠军杯(汉堡于1983年夺冠)和欧洲联盟杯(拜耳勒沃库森于1988年夺冠)的决赛。虽然直至1984年都至少每年有1支德甲球队入围欧洲赛事的半决赛,但都无法与其在1970年代所取得的成就相比。 自1990年代初以来,德甲联赛的受欢迎程度日渐增长。一方面这是因为国家队所取得的竞赛成就(1990年第三次夺得世界杯及1996年第三次夺得欧洲杯),另一方面则是受益于德甲成为了媒体的目标市场。自普莱米尔电视台于1990年开始对德甲赛事进行现场直播后,德国卫星一台也在1年后接管了周六夜晚比赛的电视转播权。
两德统一后,东德足球协会在1991年被并入德国足协。由于东德足球联赛系统与西德的比赛运作类似,汉莎罗斯托克和德雷斯顿迪纳摩得以从东德高级联赛进入德甲。因此在1991-92赛季中德甲临时扩军至20队,其中降级名额将多达4队。二战后首次由统一的德国参与的德甲冠军被斯图加特夺得,它在最后一轮中力压法兰克福和多特蒙德而登顶。
这一时期德甲各队的竞争实力较往年更为均衡,10年中共有5支球队夺得冠军。多特蒙德凭借大手笔投入将尤尔根·科勒尔、斯特凡·罗伊特和安德烈亚斯·穆勒等欧洲杯冠军队成员从海外招致麾下,从而成为拜仁慕尼黑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除了斯图加特和云达不来梅,凯泽斯劳滕也在1998年夺得德甲冠军,成为第一支及唯一一支从德乙升级后直接夺冠的球队。
在1990年代,德甲球队同样每年至少有1支球队入围欧洲赛事的半决赛,其中1次获得欧洲冠军联赛冠军(多特蒙德于1997年)、2次获得欧洲联盟杯冠军(拜仁慕尼黑于1996年和沙尔克04于1997年)以及1次获得欧洲优胜者杯(云达不来梅于1992年)。
卡尔斯鲁厄、弗赖堡和沃尔夫斯堡等一些新崛起的球队在其首个德甲赛季中便获得了欧洲联盟杯的参赛资格,卡尔斯鲁厄甚至在1994年进入了欧洲联盟杯半决赛。而长时间位于德甲的一些传统强队例如法兰克福、门兴格拉德巴赫和凯泽斯劳滕则在这一时期先后经历了首次降级。 自2000年以来,拜仁慕尼黑共获得了7次德甲冠军。期间也获得过冠军的其它球队包括多特蒙德(2002年、2011年和2012年)、云达不来梅(2004年)、斯图加特(2007年)以及在2009年首次夺冠的沃尔夫斯堡。
这一时期的德甲冠军往往要到最后一轮才决出。1999-00赛季中,拜耳勒沃库森只需在最后一轮战平翁特哈兴便可夺冠,但0:2的失利使其只能将冠军拱手相让给拜仁慕尼黑。更为戏剧化的冠军争夺发生在随后一个赛季,沙尔克04在其最后一轮的比赛结束后错误认为已加冕德甲冠军,但拜仁慕尼黑凭借其补时阶段的进球成功捍卫了自己的冠军头衔。沙尔克04也因此被其球迷称作“心中的冠军(Meister der Herzen)”。2003年8月24日,有“德甲恐龙”之称的汉堡在主场对阵“纪录冠军”,就此揭开了德甲联赛第40年的序幕。同年,德甲开始为冠军球队设立冠军星章。
2005年1月,由足球裁判罗伯特·霍伊泽尔参与的丑闻震惊了德国。然而,受到牵连的赛事仅在德乙联赛、德国足协杯和地区联赛之中。德国足协及德国足球职业联盟随即在丑闻过后设置了一个早期预警系统,用以监测未来不寻常的。尽管如此,德甲的观众总人数纪录还是在不断刷新。2004-05赛季的306场比赛共吸引了超过1156万名观众到场观战(平均每场37,781人),这一数字为欧洲五大联赛最高。多特蒙德主场的平均上座率也为欧洲各队之冠,达到场均77,235人。造成观众人数不断攀升的原因是德国为承办2006年世界杯而改造及新建了许多现代化的体育场,体育场还根据不同的观众需求增加了商务包厢;以及民众对足球的兴趣普遍提高,当中女观众的数量也占了相当的比重。
跨入新千年后,德甲球队随即连续2次进入欧洲冠军联赛决赛(拜仁慕尼黑于2001年和勒沃库森于2002年)及1次进入欧洲联盟杯决赛(多特蒙德于2002年)。拜仁慕尼黑在2001年获得的欧冠奖杯是德甲球队于2000年代唯一一次在欧洲赛场上夺冠。2009年,云达不来梅与汉堡在欧洲联盟杯半决赛中相遇,前者获得了胜利并成为自2002年以来第一支进入欧洲赛事决赛的德甲球队。但在决赛中,云达不来梅战至加时赛终以1:2不敌顿涅茨克矿工。进入2010年代后,拜仁慕尼黑曾分别在2010年及2012年进入欧洲冠军联赛决赛,但均无缘冠军。然而至2012-13赛季,多特蒙德及拜仁慕尼黑成功会师欧冠决赛,由后者时隔12年再度加冕欧洲冠军。德甲也因此成为继西甲、意甲和英超之后,第四个包揽欧冠冠亚军的联赛。
德甲历史10大射手,莱万已是第3,皮萨罗第6
平均每场德甲比赛有43302人在现场观看,在世界足坛的所有联赛中这是最多的 ( 据瑞士 体育 研究机构CIES )。 德甲不仅属于球迷,也属于球员。
多年来,我们在德甲联赛中目睹了无数出色的得分手和精彩时刻,使之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足球联赛之一。
以下是德甲 历史 上进球最多的球员,他们的名字都记录在联赛的 历史 中。
进球: 177
场次: 424
场均: 0.42
俱乐部: 科隆,杜塞尔多夫和不来梅
阿洛夫斯在1975年至1993年的职业生涯中两次获得了德甲联赛最佳射手。他的生涯主要在杜塞尔多夫和科隆度过。
除了在俱乐部的成功外,阿洛夫斯还为西德队出战56场比赛,攻入17球。他曾代表德国参加过一次世界杯和两次欧洲杯。退役后,他成为了不来梅的总经理,并帮助俱乐部取得了巨大成功。
进球: 177
场次: 303
场均: 0.58
俱乐部: 萨尔布吕肯,科隆,斯图加特和奥芬巴赫
迪特·穆勒保持着德甲单场进球纪录,1977年8月17日,作为科隆的前锋,他在对阵不来梅的比赛中攻入6球,实现了这一壮举。
除俱乐部足球生涯外,迪特·穆勒还代表德国参加了12场国际比赛,攻入9球。
进球: 179
场次: 449
场均: 0.40
俱乐部: 凯泽斯劳滕,比勒菲尔德,波鸿和乌尔丁根
今天负责执教德国U21青年队的昆茨,在1986和1994都是德甲的最佳射手。他在凯泽斯劳滕获得了德国杯(1990年)和德甲冠军(1991年)。
进球: 182
场次: 350
场均: 0.52
俱乐部: 勒沃库森
德甲生涯一直效力勒沃库森,是3届德甲小钢炮得主。
基尔斯滕身高仅1米72,但体重却达81公斤。他的重心低,这使他有非常出色的护球能力。他的身高经常被与盖德·穆勒相提并论,此外,尽管他身高矮小,但他有令人恐惧的头球。
进球: 197
场次: 490
场均: 0.40
俱乐部: 不来梅,拜仁和科隆
征战德甲的20多年中,皮萨罗获得了众多球迷的最爱。他在490场比赛中获得197个进球,在21个不同的赛季中得分。
1999年,20岁的秘鲁人加入了不来梅,除了在切尔西短暂效力过外,皮萨罗一直是德甲联赛的常客。他两次(2001和2012)从不来梅转会到拜仁。在科隆呆了一个赛季之后,这位41岁的“年轻人”第五次加入不来梅。
2020年夏天他结束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进球: 213
场次: 447
场均: 0.48
俱乐部: 不来梅,多特蒙德,纽伦堡和埃森
前10中唯一一位没有获得过德甲最佳射手的球员。
博格斯穆勒以盘带能力而闻名,他也是多特蒙德的队史射手王。
有意思的是,在他结束足球生涯之后,博格斯穆勒又在NFL踢了6年球。他于2019年5月去世,享年69岁。
进球: 220
场次: 369
场均: 0.60
俱乐部: 汉诺威96和门兴格拉德巴赫
在海因克斯成为一个成功的教练之前,他是有史以来最出色的德国前锋之一。
从1965年俱乐部的处子赛季到1978年以球员身份退役,海因克斯在369场比赛中实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220个德甲进球。
他两次获得小钢炮,并赢得了四个德甲冠军。
进球: 267(截止2021.3.11)
场次: 344
场均: 0.78
俱乐部: 多特蒙德和拜仁
莱万的进球数已经超过德甲 历史 上任何其他非德国球员,而且他才32岁,波兰人的足球旅程还远未结束。
莱万被认为是最全面的前锋之一,也是现代比赛中最好的前锋之一。在德甲 历史 前10射手中,他的进球效率仅仅比盖德·穆勒稍逊!
在2015年9月22日对阵沃尔夫斯堡的比赛中,他完成了在9分钟内打进5球的壮举!
进球: 268
场次: 535
场均: 0.50
俱乐部: 沙尔克04,科隆,慕尼黑1860和波鸿
菲舍尔是沙尔克04的传奇人物,为球队进了182个联赛进球。菲舍尔的德甲生涯从1968年到1988年持续了20年。
他是德甲中出场500次以上的11名球员之一,并在6个赛季中至少进球20个。
进球: 365
场次: 427
场均: 0.85
俱乐部: 拜仁慕尼黑
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前锋之一,伟大的盖德·穆勒占据着德甲 历史 射手榜的头把交椅。
穆勒的记录无与伦比。他的德甲生涯获得了7次联赛最佳射手,2次欧洲最佳射手,并且在5个赛季中进球数超过比赛场次。在1971/72赛季,他打进40球——至今仍是纪录。
不可阻挡的盖德场均进球0.85个,令即使是像莱万这样高效的射手也相形见绌。可以说他是足球运动史上最伟大的球员之一!
#德甲# #莱万多夫斯基# #足球天下#
莱默尔是如何征服RB莱比锡的?
在本赛季的欧洲足坛中,德甲球队RB莱比锡队的表现十分出色,这支球队在德甲中目前位居第3,在复赛之前,他们与拜仁仅差5分,如今虽然两队拉开了11分的差距莱比锡争冠无望,但是他们的欧冠资格却几乎稳了。另外,在欧冠的比赛中,RB莱比锡队更加勇猛,他们在该项赛事中,将上届赛事的亚军得主热刺队给淘汰了,队史首次打进了欧冠八强。
莱比锡队能够在本赛季的比赛中,一直高歌猛进,这与队中几名主心骨球员的发挥不无关系。其中大家比较熟悉的莱比锡球员就是维尔纳、萨比策、福斯贝里等人了。现在,笔者带着大家来了解一下莱比锡队内的一名十分低调,但是极具实力的球员,他就是后腰莱默尔。本赛季的莱默尔是欧冠跟德甲联赛中的双料助攻王,那他是如何征服RB莱比锡的呢?
莱默尔是何许人也,萨尔茨堡红牛三冠王的功臣
康拉德莱默尔于1997年5月27日出生在奥地利的萨尔茨堡,在场上司职防守型中场,他在10岁时进入了当地的萨尔茨堡青训营。凭借着在青训营中的稳定表现,莱默尔成功的被列夫林队给看中,并在15岁时,就在这支奥地利球队中迎来了首秀,可谓是年少成名。当然,只要能力足够突出,自然会被更大的球队所赏识,而莱默尔也很快加盟了奥地利超级联赛中的霸主球队,加盟了萨尔茨堡红牛队。值得一提的是,在萨尔茨堡红牛效力期间,莱默尔跟随球队拿到了三座联赛冠军以及杯赛冠军,是萨尔茨堡红牛队统治奥超联赛的一大功臣。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大家很熟悉,毕竟跟很多的萨尔茨堡红牛球员一样,莱默尔也将萨尔茨堡红牛队当作自己加盟欧洲五大联赛的一大跳板,他最终加盟了与萨尔茨堡红牛队属于同一个投资方的RB莱比锡队。如今,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比赛经验的积累,莱默尔成为了莱比锡队的中流砥柱。大家现在看到的莱默尔,已经以33次抢断数,位列欧冠抢断榜的第一位。而在德甲比赛中,莱默尔也以76次抢断数位列第一(在德甲联赛重启之前),他已经成为了顶尖的后腰球员。那如今的莱默尔究竟有哪些过人的能力呢?他是如何征服RB莱比锡的。
超一流的防守意识,莱默尔是场上的?永动机?
如今的RB莱比锡队在场上的比赛风格,给人一种十分骁勇的感觉,他们的球员在场上十分迅速,无论是转移球还是带球推进都很快,是典型的德国足球风格,并且或许还是德甲球队中运动能力最具速度的球队。而莱默尔也在莱比锡队这样的比赛风格中发挥着自己的才能,他是莱比锡球员中的一大典范。在后腰位置上,莱默尔能拼能抢能跑能?缠人?,还不惧对抗。
本赛季的比赛,莱默尔是莱比锡队队中平均每小时跑动距离最多的球员,达到了11.63公里,他似乎时时刻刻都在进行奔跑,无论是冲刺中的回追,还是帮队友补位,都能够很好地完成。同时莱默尔还要在前场适当的插上,帮助球队增加进攻人数。总之,在球场的每个角落都有莱默尔的身影,他的覆盖面积太大了。另外,莱默尔还喜欢对抗,他能在对手接球后,还未完成转身时,就进行上抢,从而进行破坏。即使莱默尔第一下抢断,没有将球给破坏出去,他也会进行?缠?,直到将对手的球权给抢下。当遇到莱默尔时,对于对手来说,他要时时刻刻做好丢球的准备,毕竟莱默尔太能缠人了,莱默尔的防守意识是顶级水准的,而他超强的跑动能力也堪称永动机。
防守极富侵略性,对手遇到莱默尔就发怵
当然,只拥有顶级的防守意识,没有防守技巧以及侵略性也是不够的,是难以成为超级后腰的,好在莱默尔拥有着后腰球员中满分的侵略性。虽说莱默尔本赛季在德甲中场均会有2.4次犯规,还吃到了6张黄牌,但是这也令他成为了德甲联赛中的抢球机器,毕竟相比于自己的犯规次数,莱默尔的抢断成功率无疑是更高的。依靠着凶悍的防守能力,以及每球必争,每回合对抗都要令对手丢球的态度,莱默尔只要站在场上,他就会令对手感到发怵,会令对手畏惧,莱默尔无疑在比赛中,利用气势压倒了对手。当莱默尔拥有这样的强大气焰以及能力后,他在本赛季的比赛中,场均能够完成3.4次抢断,1.5次拦截以及0.4次解围,其中抢断数位列联赛第一。另外,莱默尔场均还能夺回7.1次球权,这也令他排名德甲后腰球员中的第四位。
短板逐渐被弥补,莱默尔也在向着全能中场发展
在现代足球中,越来越要求球员要有全面的能力以及技术,要求球员向着更加全能的方向发展,而莱默尔现在也不仅仅是一名纯粹的防守型后腰了,他也开始向着全能中场方向去发展。据数据显示,在本赛季的比赛中,莱默尔的进攻以及组织串联球队的能力也都在提高。其中,莱默尔的场均过人次数提高到了1.3次,这帮助他在中场位置拿球时,不会轻易被抢断,反而能够在不依靠队友的情况下,完成突破。
另外,随着莱默尔拿球意识以及组织球队进攻的欲望加强,莱默尔在莱比锡队的组织进攻端,也有更多存在感了,他在比赛中,会有更多的拿球机会,越来越有大师范。据悉,本赛季的比赛,莱默尔的场均传球数为46.7次,这令他排在德甲后腰球员中的第4位。而莱默尔的传球成功率也达到了81%,其中在前场的成功率接近7成,这样的效率其实还是很高的。毕竟其他后腰球员的技术都是极为粗糙的,但是莱默尔的技术却相对细腻一些,这是非常难得的。再加上莱默尔还有一脚不错的远射技术(德甲、欧冠合计场均会尝试0.65次射门),他的确在向着全能中场发展了。
追求极致攻守的RB莱比锡,需要莱默尔来承担托底工作
本赛季的RB莱比锡队在少帅纳格尔斯曼的带领下,主打343阵型,而莱默尔也在这样的战术阵型中,有着很关键的位置。在莱比锡队进行防守时,他们会全员退防,这时候,莱默尔的防守任务会少一些,但是这也是相对来说,毕竟莱默尔也要盯防对手的核心球员,他无时无刻都会陷入紧张的盯人状态中,无论是对手拿球或者无球,莱默尔都会进行看防。当莱默尔完成抢断后,他会在第一时间进行转移,随后将球给到萨比策或者维尔纳的脚下,而这时候的莱比锡队也基本是?倾巢而出?的,这也是他们最为擅长的进攻风格,依靠着快打旋风,依靠着充满侵略性的反击来试着?吞掉?对手。
当然,这时候的莱比锡队也并非没有后手,而莱默尔就是他们的后手,他会在后场进行托底,帮忙防守,会在球队大举进攻中场位置陷入空当时,承担托底工作。他会帮助身旁的安赫利尼奥、萨比策进行封堵,以防对手反扑。并且当莱默尔陷入被动的防守局面时,他也会不惜一切代价进行守,而犯规代价就是其中之一。可以说,在莱比锡队的极致攻守战术中,莱默尔是球队中的中路屏障,如果没有莱默尔,他们是很难保证阵型流畅的(本赛季莱默尔缺席了3场德甲,莱比锡都没有取胜)。
低调却极具实力,莱默尔已成欧洲最佳后腰之一
其实RB莱比锡队本赛季有过两名能力突出的后腰球员,分别是德姆跟莱默尔,但是前者却遭到了那不勒斯队的挖掘,所以在冬窗过后,莱默尔身上的防守担子更重了。不过好在莱默尔有这样的能力,他成功的扛起了这份加倍的职责,帮助莱比锡队依旧能够稳步前行,进一步的征服了球队。
并且我们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如今的莱默尔凭借着稳健的能力,以及超强的抢断技术,已经跻身到欧洲最佳后腰球员的行列中了,他是莱比锡队阵中的一大重要支柱,是莱比锡队能够在德甲中两平拜仁,在欧冠中打进八强的功臣。如今极为低调的莱默尔唯一缺少的或许就是商业包装,若不然他早就会在转会市场上被哄抢。并且要知道莱默尔才只有22岁,他还有潜力有待挖掘,所以笔者也相信,莱默尔最终成为足坛中的最佳后腰球员,也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科式拜仁初步成型,大胆开启战术改革的科瓦奇已是德甲先驱
一向低调的拜仁在19年夏窗一反常态,与曼城来了场"拉锯战"。事与愿违的是,双方暧昧了两个月后,这场转会肥皂剧却以萨内受伤的方式告一段落,南部之星的引援策略受到致命冲击。好在赫内斯与鲁梅尼格及时止损,通过租借佩里西奇与库蒂尼奥让球队的阵容得到了一定的补充。
不过比起这两笔重量级转会,新赛季开启后更让拜仁球迷兴奋的是,科瓦奇在球队展开的战术改革让德甲霸主迎来了新的变化。虽然联赛只是刚刚开始3轮,科式拜仁还未得到强队的检验,但这种阵型与战术上的改变至少让大家看到了希望。
跌落神坛的4231
不得不说海因克斯麾下的南部之星,是近些年来最为强盛的一届拜仁,但随着时代的变化,12-13赛季的战术显然已无法应对现在的足坛环境。再加上其他教练早就摸透了拜仁4231阵型的优缺点,因此独守着一种战术很容易被对手针对。
在五冠王王朝之后,瓜迪奥拉与安切洛蒂先后执掌球队,二人试图将自己的烙印刻在球队战术之中。可惜前者的4141传控战术连续三年分别被西甲三雄击败,而后者延续控球打法打造的433阵型,也在水土不服中被否定。
因此,两位固执的掌门人赫内斯与鲁梅尼格一度又请回了海因克斯,想让其用旋风快打般的4231帮拜仁度过难关。果不其然,老帅回归后球队的表现有了显著提升,无论是在欧冠还是联赛赛场上都表现得更加稳定,险些将皇马击败。
随后德甲霸主便迎来了科瓦奇的执教,这名初来乍到的少帅在18-19赛季延续海帅的4231战术,并以此取得开局7连胜的佳绩。但赛季中期时,洋洋得意的科瓦奇开始试验自己心心念的433阵型,最终以失败告终。联赛后期又回归至拜仁传统战术,才得以保住联赛冠军的宝座。
但在这个波澜壮阔的赛季里,科瓦奇显然从与利物浦的两场欧冠比赛中,意识到了拜仁的两个问题:一是过于单一的战术,让克洛普轻松完成反制;二是球队的人员配置已经不再适合4231阵型。
科瓦奇的尝试
4231两翼齐飞战术固然强大,但南部之星此时已经没有了巅峰的里贝里与罗本,而他们的替代者科曼和格纳布里虽然突破与得分能力都不错,却没有两位前辈强大的组织能力。昔日的海氏拜仁,有着施魏因施泰格、里贝里与罗本三核驱动,因此对手难以通过限制出球点完成限制。
而在科式4231阵型中,缺乏具有组织才能球员的拜仁,只能将进攻组织任务完全交予蒂亚戈一人完成,可是一旦对手对魔术师进行针对性限制,那么球队的攻防转换便会陷入混乱。这正是在对阵利物浦时,德甲霸主两场比赛都鲜有精彩进攻的原因。
科瓦奇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但无奈于上赛季后半段球队的成绩压力过大,且队中没有合适的球员供他进行阵型实验。随着夏窗的补充以及伤员的悉数归队,度过了困难处子赛季的科瓦奇终于可以大展身手,随即开启了一场大胆地战术革命。
早在法兰克福执教时期,克罗地亚教头就以使用三后卫而擅长,因此为了增加拜仁的防守硬度与进攻人数,科瓦奇为球队量身打造出了4231-361阵型。这是一个现代流行的攻防中时刻变换的战术,球员要根据场上情况进行不同的站位,以发挥出3后卫与4后卫阵型在特殊情况中各自的优势。
组织时,左后卫阿拉巴会前提并内收成边后腰,卢卡斯-聚勒-帕瓦尔则会适时整体左移,构成三中卫体系。这时我们会发现,拜仁后场出球人数由以往的两个中后卫,变为了三个中后卫,而中场则由基米希、阿拉巴、蒂亚戈三人组成节拍器来充当球队的发动机。
众所周知,在后场组织进攻阶段,边后卫由于位置尴尬,作用往往不大。因此科瓦奇干脆取消了这两个位置,通过变形三中卫来为后场与中场各增加了一个人手,以保证球队组织进攻的流畅性。
特别是在后腰位置上,堆积的人数能够减轻蒂亚戈出球负担。数据便是最好的证明,在18-19赛季,蒂亚戈、阿拉巴、基米希的场均传球次数分别为83.6、56.9与74.1次,而变阵后他们三人这一数据分别变为58、78与83.7次。显然,西班牙人的传球次数有着明显减少,而从边后卫变为后腰的阿拉巴与基米希二人,则肩负起了更为沉重的输送任务。
完成后场组织阶段后,进攻时的拜仁则会变为更为361阵型:阿拉巴、佩里西奇、库蒂尼奥占据左边,三人单单是利用人数优势就能屡造威胁;而科曼与蒂亚戈则会在右路寻觅机会,一旦对手集中兵力守左路,这边就会冒出空挡让二人去冲刺与组织。基米希则一人留守后腰位置,负责由攻转守时的扫荡工作。
但3后卫阵型并非没有弱点,这一战术在防守时边中卫与边翼卫之间会出现大量的肋部空挡。因此科瓦奇要求球队由攻转守后,要快速落位成4后卫阵型。阿拉巴必须根据场上情况回撤成边后卫或中后卫,融入至之前的卢卡斯-聚勒-帕瓦尔的防守体系中。
这一的阵型变换看似简单,其实对球员球商的要求颇高。若队员们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分工不明、失位的情况。以拜仁在德甲首轮对阵柏林赫塔的比赛为例,本场比赛卢卡斯就曾多次与聚勒站位重叠。因此,特定的球员是这一战术的关键。
天时地利人和
平时精打细算的拜仁在夏窗求购后卫时却一掷千金,以总计1.15亿欧的高价引入了卢卡斯与帕瓦尔,可见他们对球队的体系运转有多么重要。这两名在俱乐部担任中后卫,在国家队主打边后卫的"边中摇摆人",是科瓦奇阵型变化的命门所在。
二人除了拥有两个位置的经验以外,还同时具备着中后卫的防守意识、头球水准以及边后卫的运动能力,这使他们能够在一场比赛中进行无缝地边中角色转换,根据场上形势定义自己的位置。
当然,在奥地利队中有着后腰经验的阿拉巴也是关键人物。他在拥有出众的传球脚法、视野的同时,还有着出类拔萃的防守能力与速度,这保证了他能肩负三职:组织阶段充当边后腰,大举进攻时作为边翼卫,而在防守时又变化为边后卫。
趋势还是昙花一现?
" 四后卫阵型会越来越少,许多球队会在进攻时变化为三后卫增加进攻厚度 "。穆里尼奥在担任北伦敦德比的嘉宾时,给出了自己对现代战术变化的观点。可见如今主流教练已经意识到了四后卫与三中卫阵型转化之间的奥妙所在。
其实瓜迪奥拉麾下的曼城,早就是四后卫与三后卫阵型变化的忠实粉丝。在进攻时蓝月亮会由433变阵为325阵型,来增加前场人数以提高进攻效率。
其中左边后卫津琴科会适时向中路靠拢,与罗德里形成双后腰,沃克回收成右中卫构成三后卫。而席尔瓦和德布劳内则前插至肋部,与之前的两个边锋一个中锋形成5人的进攻小组。
可见各大豪门在悄然之间已悉数开始了战术改革,科瓦奇虽然算不上开创者但也是德甲联赛中的先驱。如果他能运用好4231-361阵型,那么这名少帅又未尝不能在拜仁开创时代,成为一代教父,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