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评北京奥运会-外媒评论奥运
中国的开幕式为什么要用瑞典的导播
BOB几乎毁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毫无疑问的,刚刚结束的奥运开幕式是一场盛宴,庞大的阵容,绚丽的色彩,繁杂的技术应用,中国的过去和现在。。。
很羡慕在现场的那些观众,我按照以往的经验,侥幸的以为在家看转播能获得比在现场更好的体验,但是这次我错了。
整个开幕式中,表现最差的,毫无疑问就是奥运开幕式的转播商。
第一时间我就看到网上有些朋友攻击CCTV,但这次CCTV不是奥运开幕式的转播商,现场画面来自BOB,即北京奥林匹克转播有限公司。
整个转播过程中,只有倒计时和点火过程值得称道(运动员入场压根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其他部分就只能用失败来形容。
这场开幕式最突出的特色之一就是“气势”,说白了就是人多,动作统一。但我们在开幕式转播中很难体验到这一点。转播画面不是太近就是太远。中景画面几乎全都近似于水平视角,很难体验到全貌。那些特写镜头更是失败,很多我们不希望了解的细节都被揭露出来,完全失去了享受诗句盛宴的感觉,那些灯泡不能不拍那么清楚么?
此外,最令人发指的就是在开幕式表演如火如荼的时刻,突然镜头切换到看台,而且还往往是主席台的中远景,北京闷热的天气,令VIP们衣冠不整扇子纷飞,这画面有何美感可言?还会破坏VIP们的形象,真的不知道怎么想的。
最主要的是,这种做法对沉浸于表演营造的古典、优雅、神秘氛围中的观众无疑与当头一盆冷水,更如一盘美餐中的一只苍蝇,只能用恶心来形容。回顾雅典和悉尼奥运会,从未有过在演出中切主席台这种事情。
BOB这种堪称费力不讨好的“狗腿”做法,无疑与认为的将奥运开幕式切断为若干苍白的片段。
而最令我难以理解的则是开幕式转播的画面选择,难以置信一场如此高水平的演出居然会被转播成这个样子!!
即便是给我这个外行人来做,也会在开始之前提前设置好每一个机位,选好角度,做出剧本,反复推敲。
但这次开幕式的转播,感觉画面切换经常非常随机,突然就切换到一个莫名的地方,有几次还出现“穿帮”的现象,而且无论是船桨、太极拳还是古装美人的部分,都没有做到完整完美的呈现开幕式的全貌,经常拍些不知所谓的东西,太极拳为什么就不能把全景画面推近一点?古装美人的部分一开始美人就在后面有动作为什么没有呈现?为啥非要拍美人的一张张脸而不是整体的效果?为什么船桨的部分始终只有一边?为什么最后张导非常自信自豪的2008张笑脸只是一晃而过
也许这是一次成功的开幕式,但是毫无疑问,这是一次最失败的转播,甚至我觉得有很多次国内的大型赛事开幕式转播都比这个强。
看转播的过程中,只能用“憋气”来形容我的感受。。。
现在我只能到别的地方看能不能找到些角度好的画面。。。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导播不到位 网友称要"掐导播"
BOB暗算了张艺谋 鉴于想掐导播的人很多,替CCTV澄清一下:所有信号都是BOB(Beijing Olympic Broadcasting)做得,CCTV只是转播商。奥委会就*卖转播权赚钱呢。
张艺谋也被BOB暗算得够惨。
以下是网友评论:
求NBC版本的开幕式,听说很震撼!!把老外都震倒了。
一个网友看NBC版本开幕式后的感想
俺在米国,8号早上抱着激动得心情看完了网上央视直播的奥运开幕式,说实话除了<歌唱祖国>那段俺抑制不住激动自豪感动等等情绪哭了,之后总觉得不对劲,总有"草台班子"的感觉,画面剪切不连贯,该近的时候远,该远的时候又给个"表情很诡异"的人物特写........看完以后内心很有些不甘,中国人盼了这么多年就整了这样的开幕式简直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啊.
直到-----晚上我看到了美国NBC转播的(尽管早上我已经全程看过一遍了),我还是被震撼了,一切是那么完美,并且解答了我早上很多没看明白的地方------原来是因为很多关键镜头都没放完整,加上解说员似乎也不了解情况没有给予该给的背景介绍,才会有"乱糟糟"的视觉效应,看来我冤枉老谋子了,他的创意和编排非常好,连美国人都赞不绝口.举一些对比的:
1,早上看击缶,就是匆匆给了一个近景和远景,NBC版看得有整套击缶的动作,从竖行,横行,斜行都给了中景,动作整齐划一,大气蓬勃.
2,念论语的那部分,NBC看的其实鸟巢顶的大屏幕是有中英文解释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welcome
friends,早上看的竟然一个镜头都没给,也听不清他们在念什么,汗!
3,后来小朋友们在水墨画的基础上添上彩色,然后就没了,NBC版看得有整个画布被吊起的近景,可以看到原来那个黑色的圆圈变成可爱的太阳笑脸,还有两个红色小脸蛋,可爱了.
4,现代部分,早上直接就看到宇航员了,感觉衔接太突然,晚上看才知道,画卷上形成了宇宙星空以后,那个宇航员才下来打开大门的,唱完主题歌后那2008张笑脸也拍得很不全,NBC版的给了连鸟巢顶大屏幕在内的全景,然后一一走过五大洲各种肤色的孩子笑脸很感染人.
4,还有那个大家都很困惑的"拍腿事件",晚上看了才知道,原来那个画布被摆在跑道上,前面有几个彩色颜料板,每个人都先走过那个板,脚上粘了颜料再走在画布上,远景看去就像一道由深到浅的彩虹,非常好看,可惜这个早上也没给镜头.
5,现在正在看运动员入场,早上看得举牌根本看不清楚,晚上才看到每个举牌都是3种语言(法语英语汉语),用咱们传统的毛笔字书写的!
总之大家不要责怪开幕式了,这个完全是直播惹的祸,还有2个功课没做好解说员,NBC的老美解说员都把中国的山水画和古筝,以及各个年代的历程作了详细的介绍(当然,这个估计是转播有时间了解所有细节的缘故吧)希望等一会能看到中国进场,给那个小英雄林浩一个大特写(早上看竟然没有小孩特写太遗憾了)!
关于NBC版本 网友的评价:
他们用了这样的WORDS "greatest ceremony" over the world!!!!!!首先放了一段奥运宣传篇,震撼!
看那个宣传片的时候我哭了,因为我是四川人,看到地震。画面非常好,我又开始鄙视央视今天直播时的画面了。
正在播笑脸,比央视的好一万倍,有全景有特细
他们的两个解说很有意思 有时候还调侃一下我们的导演张大人 这两个解说承认,unbelievable beautiful.
他们都不知道用什么词来形容这场完美的表演.
完全看不到大伙在网上说的CCTV转播的那些奇怪的画面调度。基本没有观众场面和特写之类。全是表演场面的各个视角的呈现,颜色鲜艳,场面宏大,旁白主要围绕表演内容展开。介绍山水画、活字印刷、太极等等。觉得很不错!!!!
张艺谋已经被美国解说捧成神了 不知道nbc的解说是谁, 对中国文化好像很了解NBC的高清信号很好,画面完全呈现了开幕式的壮丽之美。刚刚还有美国同事打电话给我赞叹。心里很开心!
大家感觉到没有?当出现龙盘华表的时候,nbc的解说被真的震撼,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这个美,一个劲地说这是中国的1500年唐朝的盛世,哈哈哈哈。
不得不说,美国的镜头运用真是好~好多镜头很到位 可惜戏剧那段剪掉了~
看了NBC的我要大吼一声太棒了,昨天真的被那些导播弄得很郁闷,今天看到的这个开幕式真的事美轮美奂,不奇怪有那么多外媒溢满赞美之词。 “有朋自远方来”,是这样的
19岁辍学和50岁张艺谋同居,陈婷的隐忍能力,远比你想象的更可怕
2008年8月8日,是北京奥运会开幕的日子,距今已经13年了。
那是一场盛大华丽的开幕式,至今外媒评价里出现最多的词就是: 奇迹。
但张艺谋只说了一句话: “你一生可以拍很多**,但你一生只有一次奥运会。”
我们现在还记得当年奥运的盛况,特别是那场无与伦比的开幕式,不仅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完美的呈现出来,也让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
但这场浩瀚演出的背后究竟有怎样的故事,我们或许不曾听说过。
不过,我们肯定记得这场表演的总导演——张艺谋。
他的作品有人爱,有人不爱,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2008年奥运会总导演的职责,除了他,也许没有人能胜任了。
但俗话说得好, "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一定有一个默默付出的女人。"
这不是胡说八道,而是实实在在存在的现实。
古往今来,在某个领域有巨大成就的男人,往往离不开背后支持他的女人。
不求名,不求分,只求可以陪在身边。
当然,张艺谋身后就有这样一个女人,她的名字叫做 陈婷 。
不同于张艺谋的第一任妻子肖华和他的前女友巩俐。
陈婷可以说在别人看来完全没有办法和这两个人相比,但却牢牢的将张艺谋拴在了自己的身边。
让人不禁好奇,看似不起眼的陈婷身上到底有什么魔力,能挤得过第一任妻子肖华和光芒万丈的女友巩俐,在张艺谋的生命里扎根?
01
1981年,陈婷出生在江苏无锡的一个普通家庭里。
他从小就学习舞蹈,想着将来毕业了当个舞蹈老师,过着简单并且平淡的生活。
殊不知,18年后,陈婷的人生将因为一个男人彻底发生改变。
这个男人就是——张艺谋。
在遇到陈婷之前,张艺谋有过两段轰轰烈烈的恋情。
1950年,张艺谋出生在西安,并且家世不俗。
张艺谋从小学习就十分的努力刻苦,并且从小父母就极尽全力给予了张艺谋最优质的教育和培养。
在张艺谋学生之时,就凭借优异的成绩考进了西安市省重点中学。
也就是在这里,张艺谋与自己的第一任妻子肖华巧遇了。
但因为张艺谋出生富裕,就被打上了“资产阶级”的标签,在学校经常受人欺负。
而肖华就是他灰暗生活中的一束光。
肖华是书香世家的女儿,就是这样一个柔弱的女子在张艺谋被人欺负的时候出来打抱不平。
初中毕业后,张艺谋被下放到农村插队劳作。
但那时心里装着张艺谋的肖华放心不下他,也不忍心和张艺谋分开。
本来不用下乡去受苦的她,不顾父母的反对不顾一切跟着张艺谋下乡去了。
可想而知,农村的生活特别辛苦。
夏天在地里干活就像进了蒸笼里,汗流浃背,痛苦难熬。
虽然条件艰苦了些,但只要能和张艺谋在一起,肖华就无怨无悔。
1971年, 三年下乡时间结束了。
可是天公不作美,将俩人分到了不同的厂子。
但是异地恋根本影响不了那时候的俩人,尽管距离超过30公里,张艺谋还经常去看肖华。
当然,爱情都是相互的,肖华也经常赶到张艺谋的住处,为他洗衣做饭,照顾起居。
可是肖华的父母并不认可俩人的感情。
并且肖华的父亲还为女儿介绍了两个优质青年,一再阻止俩人在一起。
但张艺谋也并没有轻易放弃,最后写了一封40页的表白信,来表达对肖华的爱意。
作为小女人的肖华,哪能不感动,心里想着:就他了。
两人的心意非常坚定,并且彼此确认对方就是自己要走过一生的人。
为了张艺谋,肖华连大学都没有上,可是对于张艺谋的追梦,肖华却是全力支持。
并且肖华用自己省吃俭用的钱,给张艺谋买了一部相机。
于是在1979年,肖华说服了父母,俩人终于修成了正果,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也是在这一年,张艺谋考上了北电摄影系。
1983年,张艺谋和肖华的女儿出生了,取名张末。
与此同时,在江苏无锡的一个家里,一个仅大张艺谋女儿两岁的女孩正在茁壮成长,这个女孩就是陈婷。
而刚满18岁的东北小妞巩俐,已经离开家乡踏上了自己艺术的这条路。
工作忙碌的张艺谋,连妻子生孩子都没有时间陪在肖华的身边。
更别说平常的日子了,婚后俩人的生活聚少离多。
在肖华记录的自传《往事悠悠》里,她说 “女人一生中最需要丈夫在身边的时候能有几次啊!心里实在是太委屈了!”
这也让作为妻子的肖华变得患得患失,但是她也是打心眼里就认定了张艺谋,觉得等他工作有起色了,就会回归到家庭中。
是的,张艺谋的工作有起色了。
1983年,张艺谋因《一个和八个》拿下了中国**优秀摄影奖。
1985年,张艺谋成了陈凯歌导演**《黄土地》的摄影师,《黄土地》获得了金鸡奖最佳摄影奖。
张艺谋不仅掌握了摄影这个饭碗,还开始了自己的演艺之路。
出演了由吴天明指导的**《老井》,并且是男一号,他也凭借此片获得了金鸡奖最佳男主角,成为了东京**节的影帝。
自此之后,张艺谋名声大噪。
但肖华却没有等到张艺谋的回归家庭,等到的却是离婚的消息。
这一切还得从张艺谋主演《老井》开始。
02
张艺谋在拍《老井》时,无意间看到了当时还没获诺贝尔文学奖莫言的小说 《红高粱》 。
1987年,张艺谋找到了莫言,想买他的小说并且拍成**。
于是张艺谋买到了《红高粱》的原著,开始筹备自己的第一部**,带着剧组的人就去中央戏剧学院选女主角。
当时的张艺谋一行人都选中了风情万种,妩媚迷人的许可,觉得比较符合小说里女主角“九儿”的形象。
但是张艺谋看到许可的照片,总觉得不是他心里想要的感觉。
这时中戏的老师说:可以再多看看其他的学生。
也就是这一看,张艺谋看上了巩俐。
就这样,《红高粱》把巩俐和张艺谋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却把肖华和张艺谋硬生生的分开了。
就这样, 两个相差15岁的灵魂碰出了爱情的火花。
但最让我不理解的是, 巩俐明明知道张艺谋已经结婚了,而张艺谋也知道巩俐有男朋友 。
就这样他们也要在一起。
但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很快,肖华和巩俐的男朋友先后知道了此事。
在影片拍摄期间,张艺谋也回了几次家,并且肖华在张艺谋的口袋里发现了巩俐写的情书。
内容比较油腻,比如 “你走了,把我的心也带走了”“我们什么时候才可以再相见” “ 我想结婚,我希望能得到你的答复。”
并且张艺谋也告诉了肖华: “她说她不想上学了,她想给我生个孩子”。
但肖华还是不心,还幻想着有一天张艺谋会回心转意。
但巩俐的男朋友就没有肖华这么理智了,他先是动手打了巩俐,又扬言要报复张艺谋,并把事情弄得特别大,人尽皆知。
也就是那时候的新媒体没现在发达,要不“巩俐成小三插足别人婚姻”,“张艺谋为小三舍弃结发妻子”的新闻就会闹得满城风雨。
1988年,《红高粱》上映后,获得了柏林**节的金熊奖,回国后,他便与肖华提出了离婚。
可是肖华万万没有想到,张艺谋有朝一日会称 “ 我们的婚姻只是插队时的错误 ”。
一时心寒的肖华,同意了离婚。
这场三人的感情,受伤最大的还是肖华,也不知道多年以后的张艺谋会不会觉得自己有愧于肖华。
而这一年他的女儿陈末只有5岁,而此时的陈婷也只有7岁。
从《红高粱》获得国内外多项大奖后,也让张艺谋和巩俐成为了最合拍的搭档。
随后俩人又一起合作了《菊豆》、《秋菊打官司》、《大红灯笼高高挂》、《活着》等。
至今这些作品都是经典之作,而巩俐也因他一跃成为了一线女星。
巩俐在接受电视采访时,被问到两人的关系,她坚定地说“肯定是要结婚的”。
那一年,巩俐29岁,她想要和张艺谋结婚,她已经等了张艺谋八年了。
我想说 女人的青春能有多少年呢?
眼看着马上30岁的巩俐,就跑去问张艺谋什么时候可以结婚。
但张艺谋却眉头一皱,冷冷说道: “结婚?我从来没想过!”
这让对婚姻特别憧憬的巩俐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爱错了人。
过了几个月,巩俐又和二哥一起再一次找到张艺谋谈论结婚的事情。
但是张艺谋却毅然决然的说:
然而两人在合作完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就分手了,而此时的陈婷仅有14岁。
也有传闻,张艺谋之所以一直不和巩俐结婚,可能是因为自己的女儿张末。
女儿张末一直不喜欢巩俐,并且极其反对张艺谋和巩俐结婚。
这让本来就觉得亏欠女儿的张艺谋自然不敢结婚。
巩俐和张艺谋分手的第二年就和英美烟草公司亚太区总裁黄和祥闪婚了。
巩俐的这番行为,似乎在告诉张艺谋:
你不娶我,自然有人娶我。
在此,我觉得,巩俐和张艺谋是有遗憾的,但是两不相欠,即便分手后,也没有闹的不可开交。
03
巩俐的离开,给多年后的陈婷让了位。
1999年,18岁的陈婷凭着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学院。
同年,张艺谋筹拍**《幸福时光》,在全国海选女演员,参选的人不计其数。
刚上大一的陈婷在网上看到海选的消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赶到剧组提交了自己的报名资料。
第一次见到赫赫有名的大导演张艺谋,陈婷既紧张有兴奋。
但在数百个女演员里,陈婷落选了,而清纯可人的董洁一举坐上了女一号的位置上。
但陈婷那张贤妻良母的脸,温婉贤淑的气韵,也让张艺谋留下了与众不同的印象。
这是继巩俐之后,内心的柔软再一次被触动,此时的张艺谋非常盼望有个温暖的家。
没能如愿当上**女主角的陈婷,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成为张艺谋人生的女主角。
在**快要拍完的时候,张艺谋直接表达了对陈婷的喜欢,并且希望她可以和自己在一起。
他们在一起没多久,张艺谋就很正式的跟陈婷讨论生孩子的问题。
在张艺谋那句 “给我生个孩子吧” 问出口时,陈婷只用了十几秒的时间便做下了决定。
要知道,张艺谋比陈婷大了整整31岁,而陈婷也仅比张艺谋的女儿大2岁 。
可是陈婷面对这个自己崇拜多年的大导演,19岁的陈婷同意了。
于是陈婷辍学了,她希望自己赌一赌,专心做张艺谋背后的女人。
事实证明,陈婷赌对了。
2001年,20岁的陈婷生下了大儿子张壹男。
人生第一次当妈妈,换作是别的小姑娘,生完孩子后都想要结婚想要名分,但陈婷不一样,她有着超乎常人的智慧和格局。
陈婷很清楚,自己的男人不是一般的男人,如果贸然公开这样的“父女恋”,肯定会招来各种谩骂,甚至会影响在事业上升期的张艺谋,对俩人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暂时“隐身”,等时机成熟再公开才是明智的选择。
接着陈婷又在2004年和2006年生下了二儿子和小女儿。
张艺谋作为大导演,身边围绕着各种年轻美貌的女人是必然的。
但陈婷全部理解和接纳,不吵不闹的支持着张艺谋,甘愿做他身后的女人。
但这几年陈婷也没有闲着,生完老大后,把大学读完了;生完老二后又读了研究生,生完三老三后又考了瑜伽教练证。
短短六年时间,陈婷不仅生了三个孩子,还完成了学业。
原本是二选一的单选题,陈婷一样也没落下。
但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三个孩子出生后,身份都没有公开。
两个儿子被送到了陈婷的老家无锡,上私立学校,只有女儿和陈婷一起生活。
直到2011年,不得已要给小孩上户口,张艺谋和陈婷才去办理了结婚手续。
不过,张艺谋和陈婷仍然决定不公开他们的身份。
直到2013年,张艺谋剧组的一个女演员,公开举报张艺谋和陈婷已经生了三个孩子了。
很快这则爆料,将张艺谋和陈婷送到了风口浪尖上。
无奈之下,张艺谋出面承认,并发文道歉,承认了陈婷以及3个孩子的真实存在,并且补齐了748万的超生罚单。
据传闻说,张艺谋这三个孩子,就连跟着他工作了十几年的助理,也毫不知情。
2014年9月30日,陈婷在微博发出了一家五口的合照。
并且微博认证改成了:张艺谋妻子,背景图是一家五口的背影。
这么多年了,陈婷唯一最在乎的身份可能就是这个了。
自此之后,陈婷的社交平台更新的非常频繁,分享的都是自己,孩子,和张艺谋**的宣传。
并且陈婷把几个孩子培养成才,大儿子张壹男子承父业,尝试做导演,不到18岁,就拿下了上海学生**节最佳影片。
还获得了亚洲国际青少年**节的奖项。小女儿张壹娇则在12岁那年出版了了自己的第一本书《食物日记》。
2021年,国家三胎政策公布之后,陈婷转发了微博,并配文:提前完成任务。
字里行间都是自豪之情,转眼间,从不被看好到现在的被人羡慕。
陈婷凭借着自己的牺牲、隐忍、包容、付出走到了现在。
但 陈婷也并非是拿他和张艺谋之间的感情做赌注,她只是更清楚地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
显而易见,陈婷用自己的10年换来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最后祝愿陈婷和张艺谋一家五口幸福快乐的生活。
中国达人秀上面那个没有手,用脚弹钢琴的叫什么名字 他的资料?他进入决赛了吗
刘伟 进了 2010中国达人秀冠军
一、2010年中国达人秀冠军
简介
刘伟,“断臂钢琴师”、音乐人、第一季《中国达人秀China’s Got Talent》总冠军。一句人生感悟“我的人生中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要么精彩地活着!”被广为传颂,坚韧不拔、积极乐观的精神感动了全世界,外媒争相报道,成为世人心中新一代的“精神偶像”。10岁时因触电意外失去双臂,12岁学习游泳, 14岁获得全国游泳冠军,16岁学习打字, 19岁自学钢琴,仅用一年即可弹奏出相当于手弹钢琴业余4级水平的钢琴曲《梦中的婚礼》。2008年,与刘德华共同为奥运加油,合作歌曲《天意》。2010年,摘得东方卫视第一季《中国达人秀China’s Got Talent》总冠军。
基本资料
姓名:刘伟
刘伟点滴记录(10张)
英文名:Evans
生日:1987年10月7日
身高:180 CM
血型:A型
星座:天秤座
出生地:中国北京
职业:钢琴师、音乐人
特长:脚趾弹钢琴、音乐创作
偶像:刘德华、成龙、李连杰、甄子丹、Eminem
代表作品:《梦中的婚礼》、《神秘园》、《希望》、《爱的代价》、《you’re beautiful》 音乐理想:成为一个一流的音乐制作人。
合作过的明星:王力宏、刘德华
生平履历
刘伟 ,北京人,生于1987年10月,《中国达人秀China’s Got Talent 》第一季总冠军。 10岁时因触电意外失去双臂,12岁时开始学习游泳,并在14岁那年在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获得两金一银,后因患过敏性紫癜不得不放弃游泳生涯。但他并没有放弃梦想,而是潜心投入他深爱的音乐事业。19岁成绩优秀的他放弃上大学的机会,开始自学钢琴,只用了一年时间,就达到相当于用手弹钢琴的专业7级水平。 2008年4月30日,参加北京电视台《唱响奥运》节目,演奏钢琴曲《梦中的婚礼》,为刘德华伴奏歌曲《天意》,并为其创作歌曲《美丽的回忆》; 2008年8月29日,CCTV-10《讲述》播出刘伟的故事《断臂琴缘》; 2009年12月3日,参加在广州举行的全国双上肢障碍者书画及才能展示活动; 2010年3月,赴意大利参加世界吉尼斯纪录,创造了用脚打字一分钟251个英文字母的世界纪录; 2010年7月,参加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同年10月,摘得第一季《中国达人秀》总冠军头衔; 2010年11月,获奖后首赴美国迈阿密访问,于皇家加勒比游轮“海洋魅力号”上举办小型演奏会,为全世界媒体及观众现场表演《梦中的婚礼》、《神秘园》及自创钢琴曲《希望》。 2010年12月,在2011东方卫视跨年晚会中,与王力宏合奏并演唱歌曲《手牵手》。 2011年1月,赴奥地利进行达人秀巡演首场秀,并于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奏一曲《梁祝》。
坚强语录
1. 我觉得在我的人生中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要么精彩地活着。
2. 我觉得我的生命里有三样东西不可以少,空气,水,音乐。
3. 我从来没有把我当什么特殊群体,我觉得我跟别人没有任何不一样,我只觉得你们用手做的事情,我用脚做。只是换了一种方式而已,没有不一样。
4. 我深信,你们做的到的事情我也做得到,你们做不到的事情,我也一定可以做到。
5. 男人要对自己的梦想负责,我的梦想就是成为一个一流的音乐制作人。我想比别人走的好,那就比谁更辛苦。我觉得达人就是用自己的灵魂自己的生命去演绎自己的人生。
6. 希望大家看到的世界都是非常美丽的,可能有些小小的不顺,或者是一些坎坷,那都是证明你以后的人生是美好的。
7. 如果你一出生就有两个脑袋,别人都觉得很奇怪,怎么有两个脑袋呢?无所适从。但当你遇到一个同样有两个脑袋的人,而且你发现他过得很好,那你肯定会想,他过得好,我也可以。 8. 谢谢你这么歧视我,我会让你看看我是怎么做的。
9. 我一直为自己的梦想努力,现在演奏方面算是一般般吧,创作上正在学习,制作也学了一点儿。人不能把自己说得太好,光环越大,里面的空心越大。我要的只是做好自己,这就OK了。 10. 我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养活自己,虽然我体会不到拥抱别人的幸福感,但我能够在琴声中感受到更多的幸福。
11. 刚开始困难简直是一座山,但是后来通过努力拿到全国第一时,再回头看那困难只是一个小小的台阶。
12. 我觉得现在每个人心里最重要的就是珍惜你现在拥有的,努力去得到你未来想要的。因为自己经历了一些事情,有的时候需要告诉自己,走下去,至少我还有一双完美的腿。
人物评价
伊能静:“你让我看到了达人中的达人,我觉得真正的达人是用生命在展示他的才华,而不是秀什么东西,我很感动,我会让我的小孩,看这一期你的这块节目。我觉得现在很多的孩子都太幸福了,他们不知道生命里最喜欢的那个梦是要全力以赴去争取,自己的生命价值是由自己来创造的,我觉得刘伟告诉了我们梦想是人类最大的才华。”
高晓松:“我觉得包括我自己在内,包括我们三位评委在内,包括电视机前的观众,大家看看刘伟,听听他的音乐,我觉得生活中有任何的抱怨或者不满,都应该没有了,你看看一个这样的年轻人,是怎样能弹动钢琴而且打动人心,我觉得我们都应该放弃对生活的抱怨。像你说的‘精彩的活下去’。谢谢你。”
周立波:“我觉得刘伟能解释出很多生活中大家搞不清楚的事情,什么叫失去,什么叫得到,什么叫快乐,什么叫痛苦,看着刘伟如此淡定,如此艺术,如此美妙的音乐,你觉得我们有权利不开心?有权利不满足吗?从现在开始我们所有看到刘伟先生的朋友们,应该从今天开始感到幸福、满足。”
生平故事
最初的梦想 刘伟房间的床上有一只南非世界杯吉祥物扎库米。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踢球时,他便显示了良好的运动天赋。那个时候,除了上课时间,他几乎都在踢球。“我很调皮,不爱学习。”即便如此,他的成绩也总能保持在全班前三名。 刘伟出生于1987年,上小学的时候,正是中国足球职业化的肇始,成为职业球员是他的理想。这个理想的起步看上去十分漂亮。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10岁的他已经是绿茵俱乐部二线队的队长,司职中场。他欣赏的球队是巴西,但偶像是哥伦比亚的“金毛狮王”巴尔德拉马,“因为他够狂野。” 一切想象在10岁的一天终止。他已无法完整地回忆那天到底发生了什么。 “怎么触电的?我自己是记不起来了,我的这部分记忆已经丢失。”具体的情况,他是这么听别人说的:刘伟家附近有一个简陋的配电室,墙是用土砌的,很矮,一翻就能进去,里面的电线裸露在外。3个孩子玩捉迷藏,刘伟往墙上爬的时候,触到了高压线。 醒过来的时候,他已经躺在了医院的病床上。刚开始,他不认为这是一件多严重的事情,“不就是截肢吗?好了再接上不就行了。”脱离生命危险之后,刘伟被告知,他永远失去了双臂。“当时我的脑袋一片空白,傻了。” 在医院做康复的那段时间,他遇到了一位同样失去双手的病人。“他能自己吃饭、刷牙、写字,而且事业上也非常成功,他教了我很多。” 这个人叫刘京生,北京市残联副主席。面对有着同样遭遇的人,刘伟的感受是:“如果你一出生就有两个脑袋,别人都觉得很奇怪,怎么有两个脑袋呢?无所适从。但当你遇到一个同样有两个脑袋的人,而且你发现他过得很好,那你肯定会想,他过得好,我也可以。”失去双手半年后,他就学会了用脚刷牙、吃饭、写字。 治疗康复时间是漫长的。两年的时间里,他没有再进学校。在用了一个暑假的时间补习后,他又回到原来的班里。到了期末考试,他仍然是全班前三名。“从那个时候起,我开始努力学习了。任何事情我只要想学,都能学得很快,做得比别人好。”没有双臂的刘伟开始面对别人的议论。他的同学对他很好,看到谁对他指指点点,“他们立马会过去把别人胖揍一顿。” 生活被放到了没有双手的断点上。此时,他第一次看了世界杯电视直播,但足球梦已经破灭。他在12岁时开始学游泳,进入了北京市残疾人游泳队。仅仅两年之后,他就在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获得了两金一银。这已是2002年的事情了,北京已经获得了举办奥运会的资格。刘伟对母亲许下承诺:在2008年的残奥会上拿一枚金牌回来。 残酷青春 命运对刘伟的残酷之处在于:总是先给了他一个美妙的开局,然后迅速地吹响终场哨。在为奥运会努力做准备时,高强度的体能消耗导致了免疫力的下降,患上了过敏性紫癜。医生告诉过他母亲,高压电对于刘伟身体细胞有过严重的伤害,不排除以后患上红斑狼疮或白血病的可能,他必须放弃训练,否则将危及生命。“只能放弃,不能为了比赛,命都不要了吧?” 已经19岁了,高考临近,他的成绩并不差,但他有了疑虑。“内心有激烈的冲突,到底要不要上大学?”在放弃了足球、游泳之后,他把希望置放在他的另一项爱好上——音乐。 家人反对他走音乐这条路,但没有成功。刘伟最终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获得了家人借钱买来的钢琴。“人最开心的事情就是能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所以我最终选择了音乐。” 接下来的问题是——去哪儿学音乐呢?找到一家私立音乐学院,表达了想入学就读的愿望后,校长给他们的回应是:刘伟进我们学校学音乐只能是影响校容。刘伟对校长的回应是:谢谢你这么歧视我,我会让你看看我是怎么做的。 用脚弹琴是艰难的,这需要勇气和想象力,许多人用手弹都需要很多年才有起色,何况是脚。刘伟每天练琴时间超过7小时。“我是三点一线的生活:练琴、学音乐、回家。我家在五道口,练琴的地方在沙河,学音乐的地方在四中,那时真是精神和体力的双重考验。” 在脚趾头一次次被磨破之后,刘伟逐渐摸索出了如何用脚来和琴键相处的办法。如同在足球、游泳上的表现,他对音乐的悟性同样惊人。奥运会时,只学了一年钢琴的刘伟上了北京电视台的《唱响奥运》节目,当着刘德华的面,弹了一曲《梦中的婚礼》。接着,他弹着钢琴,与刘德华合唱了一首《天意》。 去年,刘德华的新专辑里有一首歌叫《美丽的回忆》,其中有这样的歌词:“我站在这里送给你/送你我最美丽的回忆/送你我的努力/你的鼓励永远都清晰/我站在这里拥抱你/抱你我最真实的身体/抱你我的约定/你的美丽永远都很清晰”这首歌是刘伟填词的,来源于他和刘德华在2008年的约定。在那次节目上,两人拥抱之后,决定合作一首歌曲。 一个“达人”的诞生 《中国达人秀》并不是刘伟第一次参加选秀。今年5月,在朋友的推荐下他参加了《快乐男声》济南赛区预选赛,“我的歌还没唱几句就被打断,当我们把钢琴抬进来表演时,不到一半,评委就很不耐烦地打断了演奏,然后一句话也不说。我觉得这些都不算什么,眼前的天空会出现5个字:多大点事啊。” 8月,在《中国达人秀》的现场,刘伟空着袖管走了上来,坐到钢琴前。那首《梦中的婚礼》响了起来。曲子结束,全场起立鼓掌。当评委高晓松问他这一切是怎么做到的时候,刘伟说了一句:“我觉得我的人生中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要么精彩地活着。” 刘伟从上海回到北京,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在QQ和人人网上的好友申请成千上万,好友被迅速加到极限。只要电脑开着,各种信息都在不停地闪烁。他不敢轻易回复,看看就行了。 他的生活开始变得拥挤。面对进屋的记者,母亲王香英开始展露愁容,她希望儿子能够做他喜欢的事情,同时希望他的生活是轻松而平静的。“这段时间,心情很矛盾。” 由于没装机顶盒,王香英在家看不到东方卫视,儿子在《中国达人秀》上的表现,她是在网络上看的。“看的时候不是很激动,经历的事情太多了。” 刘伟的父母20多年前从湖南来到北京,在北京生下了他。“我们家是普通家庭,父母对我没什么要求,只希望我健康平安就好。”刘伟给人的印象是:比同龄人成熟,说话做事淡定而稳重,有礼貌也有适当的距离感。“要是探讨关于人生之类的话题,我只会和三四十岁的人说,同龄人就是一起玩儿。” 当刘伟被命运再一次放到一个耀目的舞台上,他有些像自己写的歌词那样:永远都清晰。“我一直为自己的梦想努力,现在演奏方面算是一般般吧,创作上正在学习,制作也学了一点儿。人不能把自己说得太好,光环越大,里面的空心越大。我要的只是做好自己,这就OK了。” ——摘自南方人物周刊《刘伟:我的双脚》
中国有哪些杰出成就
1、政治方面的成就:
港澳回归,一雪百年耻辱;
,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
亚洲投行,由中国主导,打破日本美国控制的亚洲开发银行对亚洲基建方面的垄断。
杭州G20峰会,促进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
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一票否决。
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
2、经济方面的成就
中国GDP超10万亿美元,是世界上10万亿俱乐部成员,是日本GDP的2倍。西气东输,保护环境,扫除雾霾。
南水北调,史无前例。
三峡大坝,世界第一
西藏天路,世界屋脊上的巨龙。
高铁2万公里,占世界6成。
钢铁产量,世界16亿吨,中国占8亿吨。
中国高速公路12万公里,占世界的52%,力压美国占世界第一。
有六个世界之最的港珠澳跨海大桥。
世界第一的三峡大坝
外汇储备N年保持世界第一,中国美国已经太多,所以中国不断减持美元。
第2页?/(共3页)
3、体育方面的成就
北京奥运,世界最好的奥运会,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里约奥运会,中国发挥的不好,才得了金牌前三。
北京奥运,中国是奥运会金牌榜绝对王者。
篮球出现突破——姚明出现了。
刘翔——得了三个金牌然后,忽悠了2届奥运会
男足曾实现历史性突破,闯入2002年韩/日世界杯赛
跳水从梦之队时代到里约奥运会中国队的金牌第一的超级梦之队中国横扫世界乒坛
中国女排东山再起,两夺世界冠军,更夺得了里约奥运金牌
女子网球崛起,金花群芳争艳
4、科技方面的成就
中国天眼,世界最大的望眼镜
北斗卫星,世界排名第二位。
神舟飞船,载人航天;我国是世界第三个把飞行员送入太空的国家长征卫星,发生成功率、有效载荷都是杠杠的!
嫦娥工程,把飞船发射到月球。
天舟货运飞船,为太空站提供补给。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太空进行试验
两弹一星,国之重器
第3页?/(共3页)
神威·太湖之光计算机,计算能力世界第一
天河二号计算机,曾经的第一,现在的第二
量子卫星墨子号,世界独一无二
探索一号深海科考探测器船,探寻水下五千米的秘密
大型客机(C919),世界第三
雪龙号极地考察船,31次赴南极,踏遍世界五大洋。
5、军事方面的成就
辽宁航母,大国霸权
东风21D,专打航母的弹道导弹
中华神盾,数量占世界第二
预警飞机,从进口到出口
四代重歼,世界第二个能造四代重型歼击机的国家
大型运输机,战略运输
自造航母,百年梦想终成真
欧洲野牛,落户中国变中国野牛
双体穿浪导弹艇,世界上第一种双体穿浪军用船只
万吨大驱,世界只有2个国家能独自建造万吨神盾舰
战略核潜艇,和平捍卫者
和平方舟,世界唯一的专用医院舰
东风41,只有中国和俄罗斯才有的陆上机动式洲际导弹
外媒对中国成就的评价
Poverty relief扶贫
An ambitious poverty reduction campaign is seeking to change this, ensuring by 2020 that no one is living in poverty - defined by the as less than 2,300 yuan ($349) a year.中国政府正试图通过一项雄心勃勃的扶贫项目来改变这一状况,确保到2020年全部脱贫(中国政府划定的贫困线是年收入低于2300元)。
China has lifted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its citizens out of poverty over the past few decades, but doing the same for groups like the Yi poses a different set of challenges.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已经帮助数亿国民摆脱贫困,但在彝族等少数民族的扶贫工作上却面临着一系列不同的挑战。
From road building to subsidies, the central has spent large amounts of money on poverty relief in places like Liangshan.从修路到补助金,中央政府对大凉山等地区投入了大量扶贫资金。
-- Reuters: "China's ethnic Yi struggle against poverty" (Aug 10, 2017)路透社:“中国彝族与贫困的斗争”(2017年8月10日)
China has been a hero of the world’s poverty-reduction efforts. It has eradicated poverty in cities and reduced the number of rural people below the official poverty line of 2,300 yuan a year from 775m in 1980 to 43m in 2016. Its aim now is to have no one under the line by 2020. 中国一直是世界减贫运动中的英雄。该国已经消除了城市贫困人口,同时也把农村贫困线(年收入2300元)以下的人口从1980年的7.75亿减少到2016年的4300万。现在,他们的目标是到2020年,所有人都能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