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杜丽的哭泣-奥运会冠军杜丽的简介
奥运冠军杜丽的心理与成功的分析
2004年和2008年的8月14日,杜丽拿到了属于自己的奥运金牌。只是家门口的奥运金牌,对于中国女枪第一人来说,却经过了4天的煎熬。因为奥运首金的失利,杜丽不仅流泪三天,还曾在资格赛时摔枪,和教练发生争执。接受本报专访时,山东女杜丽说:“我觉得今天的金牌比四年前更值得回味,雅典给我的是惊喜,但从挫折到成功的感觉更让人记忆深刻。”
8月22日,李宁接待中心里,射击队的庆功宴让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微笑,杜丽坐在总教练王义夫的左边,她低着头,看着自己的手,偶尔把视线挪到其他地方。但记者们并没有因此忽略她的存在,问题大都落在她身上,“杜丽,没拿到首金后是怎么调整状态的?”“杜丽,打算什么时候结婚?”“杜丽,怎么评价对手卡捷琳娜-埃蒙斯的?”“杜丽,最困难的时候是哪一段?”……
像9日一样,杜丽承担了所有的目光,但这次她的表情无比轻松。她举起双手遮在脸前,害羞地回避了感情问题,并开心地讲叙起她和埃蒙斯夫妇的友谊。雅典奥运会上,22岁的杜丽勇夺首金;在北京家门口,她丢失了这块金牌。那些期望她用一块金牌开启中国奖牌榜好头的人们,在电视里看到了她泪流满面的镜头和泣不成声的“检讨”:“我尽力了!我努力了!”
杜丽坐在《外滩画报》记者对面,有点不好意思地回忆那一幕,“当时实在是坚持不住了,回去后还整整哭了好几天。”
8月14日,杜丽再次出现是在四天后的女子50米三姿的比赛,拿回了一块金牌。在以成败论英雄的赛场,杜丽说,那四天无疑是她一生中最难熬的日子,但她不认为她输了。“那一天(9日),很多人觉得我失败了,但我不这么认为,那天的比赛我有很成功的地方,我表现得很好。只是最后,结果不是大家预料的那样。”
完美的资格赛
8月9日,女子十米气比赛之前,路透社发表了一篇文章,标题与一位中国姑娘有关——“杜丽肩负着十三亿人的希望”。
这句话并不夸张,“谁会是2008 年奥运会的第一个英雄,第一块金牌花落谁家”和“哪国会拿最多的金牌数”一样,在悬念未揭晓前,是所有人期待的焦点。十米气是杜丽最擅长的项目,这天,杜丽起得很早,醒了之后,她没有和任何人说话,即使有人和她说话,她也听不到。这是她多年比赛养成的“秘密武器”,“比赛时,我会刻意隐瞒自己的心理流露。赛前和赛时,如果不说话,可以让自己完全静下来。”她向《外滩画报》的记者透露。
往日轻松的心态在北京的奥运赛场上,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场”、“首金”、“卫冕”……这些词逼迫着杜丽去紧张,去重视。上场前,她少了几分从容,“今年有了必须去拿的霸气,但不是为自己去拼,好像这场比赛是在为别人去奋斗的感觉。”
中国射击队的老队员、前奥运冠军张山,以自己的感受分析了杜丽的状态,“杜丽在雅典,之所以能拿到那块金牌,因素之一是当时媒体对她的不了解,把重点都集中到了更为热门的第二次具有夺金实力的赵颖慧的身上,可以说是赵颖慧对媒体的吸引,使得杜丽的资格赛的比赛过程较为清静,有了一个轻松的比赛空间。”
杜丽的枪很美,一把德国产的“范围宝”P-700型气,红色的气瓶、银色的枪管,外加红黑相间的枪托,价值两万多。她喜欢所有好看的枪,凡是德国的厂商出了新枪,她总会想方设法地拿来试用。她的枪也经常换,正常运动员一支枪要用两到三年,而她是一年一支,有时甚至还会更多,“好看的枪,就会比较顺手。”
决赛前是资格赛,杜丽没有太大压力,前三组共30枪的比赛中,她百发百中,打出了300环满环成绩。
她拿着爱枪上场了,资格赛出色的发挥让她有点飘飘然,开始攥得很紧的那根弦不自觉松了,“我觉得自己比得很好了,整个脑子全在想资格赛的东西。一上去后,脑子很空,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当时,她的好友已经看出了她的不对劲,场上的杜丽表现出一种易于平常的兴奋。十米气的正常比赛是1小时15分钟,而杜丽正常发挥状态是50分钟,那天她打了1 个小时10分钟。“这可能不代表什么,但我想说的是,我其实很努力,很认真,很想去为祖国争光。”结果出来了,杜丽十枪的成绩名列倒数第二。她输掉了这枚志在必夺的金牌,甚至没有进入前三。
任何对手都不可怕
“杜丽是个胆大的女孩。”杜丽的教练王跃舫曾这么评价过她。在射击队里,杜丽一直是大大咧咧,少了其他女孩的细腻,在她脸上,总是一副天塌下来都不怕的表情。除了男友张付,队里的男队员都把她当成哥们。
十米气的比赛打完,一向坚强的杜丽没有想到自己会在众人面前一下子哭出来,“我资格赛打得这么完美,我努力了,最后的结果是这样,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
她慢慢地下场,带着不敢置信的表情。在穿过运动员通道时,她被安排了三家媒体的访问,“当时我跟自己说不能哭,哭很丢人。”她带着笑,很平静地面对镜头叙说着自己的失利,说着说着,她有点坚持不住了,“好像所有人都在安慰我。他们一安慰,我就受不了。”杜丽的眼泪立刻流下来了。
射击拼的是技术,还有心理。奥运比赛之前,王义夫特地给射击队配了一个心理医生,他最大的担心就是本国观众的关注会给选手带来压力,“在家门口有一定的优势,但对于射击来说,就不一定了”。他认为母语的干扰和现场的压力是最大的障碍。
正如教练所说,杜丽什么都不怕,她很早就知道了心理素质对一个射击运动员来说是多么重要。这些年来,她始终能保持很好的成绩,她第一次向《外滩画报》的记者透露她的“决胜法宝”, “每一场比赛,我都会去看,观察运动员的心理变化,因为无论后天怎么样,每一个的心理都是天生的,你可以通过他的动作,判断他会怎么做,他适不适合去比赛,适不适合在这场比赛发挥好。”
正因为如此,“我从来不害怕任何运动员,这句话我以前只和一个人说过。我的眼里没有对手。”对着《外滩画报》的记者,杜丽一字一句地说道。
回到奥运村,杜丽哭了三天,不管母亲、教练、队员怎么劝都没用,她提不起精神来进行后面的比赛。她输掉了最得意的十米气,接下来的50米三姿并不是她的强项。
“那是最难熬的四天,前几天状态根本没有调整,一直在哭,整个人没有情绪和意识,飘飘的,训练也没办法投入。”8月13日,临近比赛的前一天,她依然打得不好,发挥不出状态,她心里想着,“算了,放弃吧,我那么努力,后来也就这样的成绩。”
庆幸的是,尽管杜丽没有完成“十三亿人的希望”,媒体和舆论选择了另一种方式面对她的失利,正当她在调另一种姿势,准备随便打完就休息时,她收到一张观众送来的卡片,上面写着:“杜丽,你永远是最棒的,我们永远支持你。”“我一下子觉得不能放弃,放弃了会对不起很多人。既然大家都能接受我这种结果,为什么我不能接受自己?”
14日,出现在女子50米三姿的杜丽,让人们刮目相看。她以总分690.3环创造了新的奥运会决赛纪录,拿到了北京奥运会上的第19枚金牌。法新社在之后的报道中,用“冷静得像冰一样”来描叙她当时的表现。
从雅典到北京,从四天到四年,从大悲到大喜,“我觉得今天的金牌比四年前更值得回味,雅典给我的是惊喜,但从挫折到成功的感觉更让人记忆深刻。”这是杜丽的矛盾体验。
北京奥运会有哪些难忘的故事(中国运动员)
10.男子62Kg级举重------张湘祥
当张湘祥最后一把举起杠铃,标志着动作完成、通过的提示声还没响起时,他的头偏向了左侧,嘴角咧开了一丝笑容,我不知道他是在看什么,在看观众席上飘舞助威的红旗吗?但那一刻我的心却踏实了下来,这冠军,有了!
8年前的第三名,到4年前因护士注射药品失误,差点丢了性命,再到今天的最高领奖台,这是一种怎样的坚持啊!所以张湘祥会亲吻杠铃,所以他会跪谢场馆内左、中、右三面的观众,实在是因为这杠铃和跪谢礼中蕴涵了太多太多的酸甜苦辣……
或许4年后的伦敦我们不会再看见张湘祥的身影了,但我却不会忘记张湘祥在北京完成的激情谢幕。
9.女子200米蝶泳------刘子歌
遥想十几年前中国泳坛盛开“五朵金花”的年代,那还是相当风光的,特别是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五朵金花”齐齐绽放:
庄泳,100米自由泳, 金牌
钱红,100米蝶泳, 金牌
王晓红,200米蝶泳, 银牌
林莉,200米混合泳, 金牌,破世界纪录
杨文意,50米自由泳,金牌,破世界纪录
现在回想起来都还有些激动!但后来因为里里外外、各种各样的因素,中国游泳真是不进反退了,前两年被寄予厚望的“蛙后”罗雪娟又因为身体状况的原因,不幸英年早退了。
但刘子歌却为国人带来了惊喜,赛后其教练表示,其实刘子歌早就具备了夺金的实力,只不过为了不引起对手的注意和过早激起国人的期望,所以一直未予宣传。
其实不管是异军突起,还是韬光养晦,出奇制胜,这些都不重要,现在世界泳坛的形势和格局与“五朵金花”那个年代相比,是有明显不同的,重要的是刘子歌的金牌和世界纪录向世界证明了,游泳这个大型的比赛项目还没有抛弃中国人,泳池里面还有中国的一席之地,我们还可以继续这个体育游戏。
8.男子花剑个人------仲满
中国击剑20多年来的成绩是一个让人想破了头,都没想明白的事情,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栾菊杰的女子花剑个人金牌应该是众所皆知的,但接下来的20多年里,中国击剑却仿佛遭到了魔鬼的诅咒: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女子花剑个人,银牌
2000年悉尼奥运会, 男子花剑团体,银牌
女子重剑团体,银牌
2004年雅典奥运会, 男子花剑团体,银牌
女子佩剑个人,银牌
男子重剑个人,银牌
想当年男花三剑客叶冲、王海滨、董兆智,论实力哪一个不是剑坛上响当当的人物?!2000年失利后,发誓4年后夺回桂冠,没想到2004年在雅典还是功败垂成!(当然,几次关键时刻中国击剑所遭到的欧洲裁判的压制,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特别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男花与意大利男花决赛时,个别当值裁判的偏袒已经到了让人忍无可忍的地步,以至于赛后国际剑联主席何内?豪克表示,本次男花团体决赛的执法是“耻辱”的,随后一名匈牙利裁判被解除了奥运会执法裁判的资格)
不过随着仲满的剑花飞舞,恶梦终于结束了!白岩松的比方很有趣:“仲”字拆开来就是“中”字加上“人”字旁,合起来理解就是中国人满意!
7.男子48Kg级拳击------邹市明
记忆中好像是1988年的汉城,中国拳击首次参加奥运会拳击比赛,最好成绩是第7名,到今天终于站到了最高处。
其实邹市明在4年前的雅典就差一点做到了,近几年来的实力水平和成绩更是节节提升:2005年世界业余拳击锦标赛48Kg级冠军,2006年亚运会48Kg级冠军,2007年世界业余拳击锦标赛48Kg级冠军,2008年的这块奥运金牌应该是水到渠成。
参照我们的散打水平,我一直都认为中国拳击会有所作为。当然,散打、武术、自由搏击和拳击相比,规则上有根本的不同,几者之间应该也没有太大的可比性,但从身体的激烈对抗,都带有一些“打架”、搏斗的共性的角度去看待的话,几者之间又肯定存在一些诸如力量、速度、灵敏、耐力等方面的共同点。
我想以中国拳手的根基和领悟力,如果国家能够像对其他一些优势项目,如乒乓球、羽毛球、跳水、射击一样,再多一些投入的话,中国拳击在中、轻量级的领域应该也会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一届奥运会拿到3—5块金牌也是完全有可能的事。
6.女子体操团体
中、美女子体操团体的对抗再次说明了一个道理,高手之间的竞争,不见得是比谁的招多,谁的招狠,胜负的关键往往取决于谁在关键时刻顶得住,谁的失误更少,谁的发挥更稳定!
程菲失误了一次,美国队接着就失误了两次,于是奖牌易色,桂冠易主,你不得不承认,竞争的实质就是那么简单、朴实!
对于运动员而言,没有比奥运会更好的展示舞台了,除了程菲早已是名声在外,众所皆知,中美一战后,我们一下就记住了江钰源、何可欣、李姗姗、邓琳琳、杨依琳的名字;我们还发现,原来中国女子体操不是只有“程菲跳”,还有江钰源的自由体操、何可欣的高低杠、李姗姗的平衡木、杨依琳的全能……比如说本人就特别喜欢江钰源的那套名为《掀起你的盖头来》的自由操,感觉很活泼、很乖巧!
5.羽毛球男单------林丹
听到陶菲克首轮就遭淘汰的消息后,没有窃喜,更多的是惊奇,同时脑子里有一种强烈的直觉:“这次的男单冠军十有八九都是林丹的!”虽然那时候比赛才开打,李宗伟、黄综翰、李铉一、盖德都还“健在”。
历史有时侯会惊人的相似,4年前的雅典,林丹首轮出局,随即陶菲克顺利登顶;4年后陶菲克也遭受了同样的命运,幸运女神这次要垂青林丹了?!
当然,这种臆测有点迷信了哈。实事求是地说,林丹是完全靠自己的实力摘取的桂冠,决赛里气势如虹,势不可挡,李宗伟只有招架之功,几无还手之力,林丹的技战术水平发挥得淋漓尽致!
2008年对林丹来说是很不平凡的一年,“李矛事件”、“吉新鹏事件”都使林丹承受了太多的非议和压力,但他都挺过来了,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敬军礼、披国旗、抛战靴、与观众的拥抱、呐喊声、欢呼声,以及响彻全场的孙楠的《红旗飘飘》的歌声,还是那个个性十足的林丹!
借用一部**的名字---王者归来!
4.女子10米台跳水------陈若琳
应该说陈若琳与何冲的夺冠过程颇有几分相似之处,比如都受到了外国选手的强力挑战,而且各自的对手都来自加拿大,对手都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最高水平。略有不同的是何冲在整个6轮比赛中,始终保持着微弱的领先优势,硬是咬着牙没给德斯帕蒂半分可乘之机,而陈若琳的胜利过程更惊险、更刺激一些!
全世界都得佩服中国跳水教练的执教水平,调教出来的加拿大选手与中国运动员的水平真是在伯仲之间。海曼斯最后一跳的完美收官,摆在陈若琳面前的形势是非常严峻的:不能有半分失误,得分必须在90分以上,陈若琳前4跳还没一个动作上过90分呢。但陈若琳没有让对手美梦成真,她向全世界展现的是其超人的稳定和令人窒息的完美!100.30分!
电视直播捕捉到了海曼斯轻轻摇着头,脸上写满了震惊和不可思议的深情。
陈若琳的这块金牌绝不仅仅是收复了在2000年、2004年连续两届失收的阵地,而是展现了她以不满16岁的年纪,在决赛场上的那份镇定、从容,完全不逊色于任何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将!如果说吴敏霞还在为接过郭晶晶的班而努力的话,陈若琳的身上已然隐隐约约汇集了一股王者之气,已经颇为神似当年初出道时的伏明霞!(1992年巴塞罗那夺冠时还不满14岁)
中国跳水之幸矣!
3.女子三姿势射击------杜丽
奥运会首日比赛在自己的卫冕项目上只排第五,连奖牌的颜色都没看到,别说是运动员,换做是普通人,对于其自信心和自尊心的打击,都是十分沉重的。但央视的记者在射击馆的门口到底还是把杜丽给逮住了,于是全国人民看着杜丽哗哗的泪水,一起品味了她的伤心:“……我真的已经好努力、好努力……我也想让五星红旗升起来,可是……”
够了!我的鼻子也开始在发酸,眼睛也开始潮润。4年前她就是奥运冠军,她其实可以急流勇退,但坚持了4年,无外乎是想在家门口的奥运会上再创佳绩,再次为国争光。对于这样有责任心的运动员,我们还要苛责什么呢?
4天后,当三姿势射击决赛打完最后一枪,我看到杜丽的泪水再一次夺眶而出,那岂止是激动与兴奋所能够形容,那简直是酸、甜、苦、辣多种滋味的混合与释放!我甚至都有了一种想和她一起大哭一场、彻底释放的感觉!
两场比赛之间只有短短4天的间隔,可那是一种怎样的煎熬啊!
杜丽的两次泪水让国人深深地记住了她的名字和那块沉甸甸的金牌,我想起了朱启南的眼泪,女曲、女排的眼泪,我甚至还记得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羽毛球男单决赛,董炯输给拉尔森之后的眼泪,其实他们都是好样的!
2.女子射箭------张娟娟
先来看看韩国女子射箭在历届奥运会上的成绩单: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韩国女子射箭队首次亮相即获金牌,并随后包揽了1984---2004年历届奥运会女子射箭的团体金牌和个人金牌,算上北京奥运会,已实现团体赛冠军7连冠,个人赛冠军6连冠!
这是一种怎样的竞技垄断?不夸张地说,这是一种可与中国乒乓球、跳水相媲美,甚至还要霸道的垄断!
这次韩国女子射箭个人赛冠军7连冠的梦想破灭了,是因为张娟娟的横空出世:四分之一决赛,106:101淘汰朱贤贞;半决赛,115:109淘汰12箭世界纪录保持者尹玉姬;决赛110:109击败朴成贤!这可是4天前刚刚创造团体赛冠军7连冠的韩国主力队员啊!难怪韩国媒体会称呼张娟娟为“神”!
当然,“神”的称号有点恐怖哈,我倒是觉得把施瓦辛格扮演过的一个角色送给她更为合适---那就是“终结者”!
1.
怎么空缺了?
我承认这多少有点一厢情愿,在我的内心里,这个位置是在刘翔夺金牌、破纪录后才填上去的。
我脑子里曾有过这种美妙的情景想像:2008年8月21日的夜晚,男子110米栏决赛的一声枪响,十几秒后的极速冲刺,刘翔和罗伯斯并排冲过终点!众人将焦急的目光转向大屏幕,等待裁判委员会、计时器反复比较后的最终裁决。1分钟后,最终成绩出来了,罗伯斯12秒86!刘翔12秒85!!
犹如西门吹雪与叶孤城之间的巅峰对决,刘翔向世界证明了他才是这个星球上最优秀的跨栏王!这是一场无法用笔墨来形容的决战,2008.8.21,一个不眠之夜!永垂青史之夜!
可是,随着刘翔的伤痛离别,美好的憧憬终于灰飞烟灭了……
刘翔脚上的伤痛这次肯定是要彻底根治的,快则半年,慢则一年后,我们才会看见刘翔重新站在竞技场上,在这期间,留给世人的是漫长的期待和无尽的想像……
之所以把这个位置空出来,当然是祝福和期待刘翔的涅磐重生,重新腾飞,填补上这个空缺的位置,真的希望那一天不要太久……
奥运会上有那些运动员流泪,为什么?(越详细越好)
1.开幕式上的达娜.候塞因
理由:达娜-候赛因这次来北京的机会是来之不易。自己的国家战火纷飞,训练的时候还有人用枪射她。伊拉克也差点被国际奥委会取消资格。
2.举重男子62公斤级决赛中,哥伦比亚选手奥斯卡·菲格罗亚
理由:"今晚右手不属于他",连续7次抓滑.虽然在3次抓举都因为右手原因而退出比赛
3.谭宗亮
理由:我想应该是因为离金牌只有一步之遥,很遗憾吧
北京奥运会冠军写作素材 急!!!!!!!!!!!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龙清泉在男子56公斤级比赛中,以总成绩292公斤夺冠(抓举132公斤、挺举160公斤)。这是中国代表团在本届奥运上的第六枚金牌。同时,龙清泉的这个抓举成绩打破了青年世界纪录。
年仅17岁的龙清泉夺得了中国选手从未拿过的奥运会男子举重56公斤级金牌,这位“举重神童”已经开始开创属于自己的时代。“土耳其神童”穆特鲁时代结束后,在这个项目上,年轻的龙清泉无人可敌。
一、杜丽:最漂亮的转身
2008年8月9日 至14日,5天的时间,从一个冲金失败的运动员,一个被寄予厚望的运动员,重新回到了领奖台的最高峰,杜丽完成一次超越!其实杜丽最大的对手就是她自己,无疑她成功地从消极的情绪当中摆脱了出来,完成了一个最漂亮的转身,展示了一个强大的自己。
2004年8月14日 ,杜丽获得了雅典奥运会的射击冠军,成名之后的杜丽依然表现着一种一种宠辱不惊的淡定与低调。这个时候支撑她每天在训练场上默默举枪的动机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她踏上的是另一条新的征程。在奥运备战期间,杜丽一直非常低调,并不希望受到外界干扰。有多家知名企业请她做广告代言人,她都婉言谢绝。有家公司声称只要杜丽到该公司走一遭,就送她一套高级别墅,杜丽笑着说,“要他们的别墅做什么”。“她是憋着一口气,更加投入地训练。她还是那个脾气,认准的事情,她会坚持做下去的。”杜丽的启蒙教练周士兵说。
天道酬勤,2008年的 8月14日 ,杜丽从卫冕失利的阴影中走出来,她在自己的兼项女子 50米 三姿比赛中夺得金牌,帮助中国队在24年之后再次赢得该项目金牌,同时她690.3环的成绩还打破了奥运会总成绩纪录。
二、曹磊:最本真的话语
“这块金牌献给我刚刚去世的母亲。”曹磊艰难地举起金牌,泪如雨下。这是她发自内心的情感的渲泄,是感情最本真的表达。
她的母亲是在女儿入选奥运参赛名单后去世的。教练怕曹磊伤心将噩耗瞒了下来,然而,在入住奥运村前,教练最终还是把噩耗告诉了曹磊。
当已确定获得金牌时,25岁的曹磊打算在最后一次试举中冲击总成绩的世界纪录,但是杠铃刚提到胸前就掉了下来。赛后,记者问她最后一举为何失败时,她忧郁地说:“我当时分神了,我想到了我的妈妈。”
为母亲而战,成为曹磊摘取女子75公斤举重金牌的最大动力,也是曹磊对母亲养育之恩最好的回报。她泪如雨下,悲极而泣:“这块金牌献给我刚刚去世的母亲……”
三、冼东妹:最顽强的母亲
在8月10日晚19点结束的奥运会女子52公斤级柔道比赛中,已为人母的我国柔道选手、上届雅典奥运会冠军冼东妹卫冕成功。其实,冼东妹这已是第五次复出,每一次都是“受命”而出。面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这名已经是一岁孩子的母亲再次复出了。
冼东妹2005年十运会做出了退役的决定,并在退役后不久结婚并生下了一个女儿。但是在2007年初,已经32岁的冼东妹却做出了复出的决定,目标直指北京奥运会。梦想着在家门口再次品尝奥运冠军的滋味,在家人的支持下,冼东妹做出了这个挑战自我的决定。经过刻苦努力的训练,终于再次获得为国征战奥运的机会。在此之前,中国的奥运柔道选手还没有在奥运会上卫冕的先例。今天,她终于成功了。
冼东妹曾自豪地说过:“国外的运动员拖家带口参加世界大赛很常见,但在中国,很多人生完孩子就会选择退役。可能在中国柔道界,我是唯一的‘妈妈级’选手。”正是这位妈妈级的选手,成为了中国柔道选手蝉联奥运冠军的第一人。
四、刘翔:最伤痛的背影
为了这一个短短的13秒,我们等了很久,但在短短不足五分钟的时间里,我们就经历了从华美天堂到冰冷地狱的“心情坠落”。目睹刘翔一瘸一拐地走向运动员通道的背影,还有几个中国人不掩面而泣。
2004年雅典奥运会,刘翔以12秒91的成绩一举夺取男子 110米 栏冠军,打破了欧美选手长期以来对田径短跑项目的垄断,成为国人心目中的奥运英雄。其后刘翔曾刷新这个项目的世界纪录。2008年以来,刘翔遭遇伤病困扰,其中6月的两场国际比赛均因伤退出。
刘翔的教练孙海平说:“赛前,三个医生在为刘翔做紧急处置,最后实在没有办法的,用药喷没用,用揉没用,最后请专家为刘翔硬按摩,刘翔疼得全身发抖,嘴唇都咬破了……”“刘翔的伤痛常人无法想象,他在热身时一直坚持顶着,最受力的部位就是那个受伤地方,他的脚根本无法用力,但他始终在顶着,坚持到最后一刻……”
刘翔的坚持,刘翔退出后的泪水,刘翔为了梦想所承受的所有我们无法想象的痛苦,都让我们由衷敬佩;同样,刘翔的退赛,刘翔对不可抗拒的现实的放弃,刘翔对自己身体和未来负责的抉择,更让我们肃然起敬!
五、妮诺,帕杰林娜:最动人的拥抱
10日上午,在女子十米气颁奖仪式上,第三名格鲁吉亚的妮诺·萨鲁克瓦泽,亲吻了银牌得主俄罗斯名将帕杰林娜,两人相拥着向全场致意。虽然格鲁吉亚和俄罗斯发生严重军事冲突,但两国代表队都将继续参加北京奥运会。
两位运动员的拥抱,将永远留在北京奥运的记忆中,是北京奥运中最美好的镜头之一。赛后妮诺说:“帕杰林娜向我走来,然后跟我握手,这真的非常好。能一起在体育比赛里同场竞技的运动员都是朋友,更何况我和帕杰琳娜曾经一起代表俄罗斯队出场过,我和她一直以来都是很好的朋友。”
她们的拥抱,不仅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而且也体现了奥运会的价值观。体育与政治无关,然而,当人们把体育和政治扯上,体育总显得很无奈,所幸它的参与者们都在维护赛场这块净土,让政治的走开,让体育的进来。
六、埃蒙斯:最悲情的运动员
马修·埃蒙斯,或许是奥运历史上最悲情的运动员了。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同一个项目男子 50米 3×40决赛上,埃蒙斯本已经将金牌放进自己的口袋,但是都因为最后一枪不可思议的失误,将冠军拱手让给中国运动员。
雅典奥运会射击男子50米3×40决赛,埃蒙斯如果最后一枪能打上7环,基本就稳拿金牌。然而谁都没有料到,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埃蒙斯子弹打出后,他的靶纸上竟然没有记录。然而他旁边的3号靶纸显示出已中两弹,两弹分别是10.6环和8.1环,难道埃蒙斯帮助对手打了一枪?裁判判定埃蒙斯最后一枪为0环。最终贾占波凭借埃蒙斯的重大失误,将金牌收入囊中。
北京奥运会奥运射击比赛的最后一枪,男子三姿决赛再次上演雅典一般的悲剧故事,埃蒙斯在领先3.4环的情况下,只需要打中7.8环就可以轻松夺冠。但是,他却打出了一个只有业余选手才会打出的4.4环。此次,他又把冠军让给了中国的另外一名选手邱健。
比赛结束后,埃蒙斯大度地走到邱健面前,向他表示祝贺,甚至上前拥抱了夺金的邱健。四年前输了,他也是这么做的。他的风度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邱健说,埃蒙斯,是一个值得我们所有人尊敬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