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篮球赛冠军-欧洲篮球联赛第一人

我国篮球想要崛起,是学美国篮球还是欧洲篮球?

欧洲篮球赛冠军-欧洲篮球联赛第一人

对于中国篮球来说,想要尽快的发展,除了保持自己原有的特点之外,还要吸取其他篮球强国的发展经验和优点,减少自身走弯路的可能性,而现在的篮球强国中,大体可以分为两个类型,一个是美国篮球,另一个则是以西班牙希腊等国家为首的欧洲篮球,这两者各有各的优点,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了解一下欧美篮球各自的优点,看看中国篮球如果想要崛起,到底应该去像谁学习。

美国篮球的优点有五大方面,首先是体制方面的优点,在美国篮球中,从小学到大学,基本上每个州,每个城市都有非常完善和系统的联赛体制,青少年在小学阶段就能够接受到科学化的启蒙训练,特别是从高中开始,校队的教练不是一些曾经的职业球员就是科班出身,专业程度甚至可以媲美CBA级别的主教练,再加上各种完善的训练措施,让这些球员早早的就具备了出色的实力,而且只要球员真的天赋出众,在这种体制内按部就班的走下去,不出意外的话最终都能够进入NCAA,并最终对NBA进行冲击。

第二个优点就是以科技为本,大家都知道,美国是世界上科技最为发达的国家,而美国也喜欢把这些高科技用在各种行业中,其中篮球就是一个方面,从球员训练的方式到饮食各时期的变化,都有所谓的专家进行科学化和系统化的分析和研究,从而制定完善的计划,甚至堪称是为球员量身定做的,这也是为什么,球员往往在短短几个赛季之内,就能让自身的体型和技术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三个优点则是自身的篮球文化,在美国本土中篮球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运动方式,而已经上升到了文化的高度,不管是在美国的哪个城市,都可以看到大量的街头球场和与篮球有关的宣传和涂鸦,再加上NBA联赛的成功,这让很多人在孩童阶段就耳闻目染,最后爱上了篮球这项运动,而这些孩子也同样能够得到父母和家人的支持,甚至对于美国的下层家庭来说,篮球甚至是走出贫困的一种方式。

第四个优点就是出色的联赛,在美国把篮球当成职业的话,如果进入不了NBA的话也不用转行,因为在美国不仅仅只有一家NBA联盟,除了NBA之外,还有NBDL、CBA,街头篮球、哈林篮球等多个联赛,完全可以满足各种类型的球员,给各种级别的球员提供就业的 机会。

第五个优点就是球员的身体素质打法,众所周知黑人球员的运动天赋和身体素质要远比其他人种要出色,而出色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也决定了他们的整体篮球打法,那就是利用各种配合制造单打的机会,将球员一对一的能力发挥到极致,而在防守端也更多的去追求身体对抗。

而欧洲篮球的优点同样有五个方面,但是却和美国篮球大相径庭,第一点就是他们出色的青训系统,欧洲并没有美国那样出色的校园篮球体制,但是欧洲篮球有着非常出色的青训系统,他们的青训系统在球员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对球员进行系统化的训练,就像是一个更大的训练营一样,然后将其中出色的青少年球员,送往各联赛的青年队继续磨练,直到成为一名出色的职业球员。

第二个优点就是联赛安排更加合理。虽然欧洲各大篮球联赛没有做到NBA那样出色,但是在赛程方面却安排的更加合理,既不像NBA这样动辄一个赛季要打80、90场比赛,增加了球员受伤的几率,也不想CBA那样就这么点比赛,而是除了本国的联赛外,还有一些其他级别的比赛,如同冠军杯、欧冠联赛等等,既能保持足够的比赛场次,也能减少球员受伤的几率。

第三点就是出色的战术打法,和美国追求单打的战术打法不同,欧洲球员的战术打法更接近于FIBA的体系,在比赛中极少依靠球员的个人能力,而是在攻防两端依靠团队集体的力量战胜对手,极为重视球员之间的配合和战术体系,在传导球中找到最合适的进攻机会,其实像普林斯顿和跑轰战术,最初都是从欧洲篮球战术打法中引进的,只不过到了NBA中进行了改变而已。

第四点就是增加国家之间的交流,和NBA之前一直接近于闭门造车不同,欧洲各个篮球强国和强队,每个赛季都有比赛交流,这让各个国家和各支球队之间,可以在和强敌的交手中,找到自己球队的不足,而且这种比赛是实打实的比赛,而不是像斯坦科维奇杯和一些友谊赛的那种不动真刀真枪,毕竟欧冠联赛冠军奖杯对于欧洲强队的吸引力,不亚于奥布莱恩杯。

第五点就是出色的人才发掘系统,这在小编看来,是欧洲篮球最大的一个优点,和国内的人才发掘系统不同的是,国内基本上只能发掘本省之内的篮球人才,但是在欧洲却不一样,欧洲不仅可以在球队所在城市,甚至是全国,其他国家都可以,而且系统非常发达,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国家明明人口不多,国内的主流联赛是足球的情况下,依然可以有源源不绝的篮球天才杯发掘和培养出来。

这就是欧洲篮球和美国篮球的一些优点,当然其中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优点,只不过对于中国篮球的发展影响不大,那大家认为中国应该学习美国呢?还是应该学习欧洲呢?

欧洲篮球运动员大多数是白人,他们的身体素质能和黑人抗衡吗?

白人篮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很难与黑人篮球运动员相抗衡。NBA球星大多数都是黑人选手,很多白人篮球运动员在于黑人篮球运动员激烈对抗时往往会败下阵来,特别是在进攻频率,进攻步伐等方面,白种人相对黑人更显得笨重,反应也更迟缓。

从第一个黑人球员进入NBA打球以来,越来越多的黑人进入NBA为各自的球队效力,白种人在这一运动项目的优势越来越弱。黑人的身体素质更适合激烈对抗的篮球运动,并且黑人基因里自带的进攻性带给黑人更加凶悍的篮球风格,进攻效率和进攻频率都非常快,并且相对于白人篮球运动员黑人篮球运动员更喜欢凶悍的扣篮。对比欧洲篮球比赛和NBA联赛,NBA联赛中的黑人球员跟喜欢暴力扣篮得分,对比CBA联赛就更加夸张了。

虽然在篮球方面黑人更占优势,但是在足球运动中就轮到白人运动员更占优势了,白色人种把在篮球场上所吃的亏通过足球给找回来了。白人在足球运动中精确的配合和高效率的进攻节奏让喜欢单打独斗的黑人吃尽了苦头。

凡事都没有绝对,虽然在NBA联赛当中黑人球员近乎一枝独秀,白人篮球运动员有点被淹没的态势。是随着最近几年NBA越来越多的国际球员涌入,很多欧洲白人球员甚至是来自中国的**人种球员也开始成为了NBA的顶尖球星。

为什么欧洲球队打不过美国队?

一件事隔着大西洋就能色彩暗换。就拿篮球来说:美国人当作乐舞,欧洲人当作棋。美国人在篮球里看到美感、速度与一对一,欧洲人则看到了纪律、战术与算计。欧洲篮球没有美国那些为娱乐而特设的繁文缛节——防守三秒、三分线长度的调整、进攻合理区。他们也从来不像美国般,用一些规则来束住巨人的双手,借以平衡这项运动。欧洲篮球是军人的游戏,没有剧院老板似的商人来采购剧情与英雄。

90年代的FIBA与NBA,四点决定性的不同:更短的三分线,没有防守三秒的限制,允许联防,每次进攻限时30秒。毫厘之差,千里之别。

因为三分线更短,防守区域也就小了。对进攻方来说,防守更密。

没有防守三秒的限制,导致FIBA的巨人们可以长驻篮下。90年代初FIBA内线一高兴就摆一群两米开外的前场,集体在禁区列阵,不必如NBA似的,巨人们时不时为了躲防守三秒而出禁区,专为给突破大师们让路秀扣篮。

允许联防,于是FIBA的防守套路比NBA复杂多了。2001年以前的NBA,比如今是一加一减:防守尺度更大,动作更凶恶,但因为限制联防,所以不像现在阅读防守这么费力。说穿了,就是身体上更轻松,脑子上更费力了。FIBA允许联防,客观上是缩小了单防能力的差距,扩大了协防、默契、站位意识等等的影响力。

每次进攻限时30秒,则允许FIBA推演更复杂的进攻。更多的掩护、更多的无球跑动、更多的后续变化。

如是,规则的不同,使FIBA与NBA产生了巨大的反差。在FIBA规则下,内线们的单对单攻防能力被缩小了;对防守的阅读和判断要求更高;进攻内线更困难;有更长更复杂的进攻时间。FIBA更倾向于深谋远虑的精确计算,更准确的外围投篮,更快速的传递球,而不只是比谁单打内线强、谁单防好。

尤其要附加的一点是:

自从2005年NBA对手部动作严吹以来,外线突破遂成主流。在FIBA不可一世的内线,到了NBA就束手:防守时动辄挨吹犯规大王,进攻时地位远不如突破型外线只好去当肉墙。

比如,在FIBA,迪瓦茨的单防不够敏捷、姚明的活动范围不大这些弱点,是能够被无防守三秒和联防所掩盖的。因此在NBA人人都知道用挡拆对付姚明,而在FIBA规则下姚明屹立禁区基本一柱擎天。同样,2009-10季NBA常规赛,易建联单防对方内线时,站位、细节,都有不妥帖处,而且频繁移动,很容易后场篮板篮板失位。于是犯规频繁,防守效果也不佳。但到了9月世锦赛,中国一摆联防,易建联坐镇内线,送盖帽、抓篮板、协防保护,俨然是内线一霸:这就是FIBA规则对大个子们的防守补益了。

与此同时,由于FIBA对内线的保护更好,内线单打手地位下降,投篮精准的内线便受益良多。德克在FIBA几乎无解不提。克雷扎在掘金不过一介快下偷跑+三分手,2010年世锦赛代表立陶宛出赛时却所向无敌,几乎无人能防。易建联打遍世锦赛,就是一手练到精纯的中投。须知在NBA,中投已是失传的艺术了。也就是在FIBA依然管用。

身体、规则之外,最后的一点影响因素:评价球员的方式。

NBA数据齐全,因此大家习惯性觉得,内线是否打出来,和数据有关。比如吧,还是萨博尼斯的例子:1997-98季他场均16分10篮板3助攻,同一季,二年级的安托万·沃克场均22.4分10.2篮板3.3助攻。这数据横看竖看,都是沃克比萨博尼斯出色。

但表现则并非如此。

评价一个内线的表现非常困难。伟大的巨人对比赛的影响力远不只数据一途。掩护、传球、对对方内线的威慑力、对防守的牵制力、卡位、干扰对方投篮、挡拆时施压、篮下单防,这一切统统是数据无法体现的。就像你单看鲨鱼1999-2000季场均29.7分,会觉得“哎,还不如1993-94季大卫·罗宾逊场均29.8分哪!”这就是典型的数据谎言。对比赛的影响,只能通过比赛来阅读。

萨博尼斯在NBA有许多华丽的时刻:运用背身步伐掩入篮下完成勾手;活动到弧顶做掩护然后投出三分球;虚晃假动作后用垫步试探随即切入篮下超手扣篮完成进攻。但这一切都不足以形容他的强大。他最可怕的时分,是他在45度腰位拿到球,用单手将球像玩一只苹果一样挥扬。这个时刻,你不能眨眼。因为在下一个瞬间,球就可能悄无声息的传到了某个奇怪的角落。这是他、迪瓦茨、加索尔们最被数据忽略的部分:他们那些没有直接转化为助攻的策应。

用比尔·拉塞尔的话说,作为内线,好的传球不是形成助攻的传球,而是“使局势变化的传球”。这是外籍内线们极擅长的事,

但是在NBA这个数据见真章的环境下,马克·加索尔的掩护、安德鲁·博古特的策应、保罗·加索尔的各种魔术师传球、姚明逼迫对手绕前的同时对对方整个内线防守的牵制、迪瓦茨老奸巨滑的指挥,都无法在数据上完美体现。因此,只有球队在谈合同价格时才能真正评估他们的价值,而外界则很容易被数据左右,觉得“他们的数据不如在FIBA那么好看”。

求写一些篮球巨星的名字

乔治·迈肯(George Milkan),中锋

2.比尔·沃尔顿(Bill Walton),中锋

3.比尔·拉塞尔(Bill Russell),中锋

4.威尔特·张伯伦(Wilt Chamberlain),中锋

5.戴夫·考恩斯(Dave Cowens),中锋

6.威利斯·里德(Willis Reed),中锋

7.韦斯·昂塞尔德(Wes Unseld),中锋

8.摩西·马龙(Moses Malone),中锋

9.卡里姆·阿卜杜·贾巴尔(Kareem Abdul-Jabbar),中锋

10.奈特·瑟蒙德(Nate Thumond),中锋

11.保罗·阿里金(Paul Arizin),前锋

12.里克·巴里(Rick Barry),前锋

13.埃尔金·贝勒(Elgin Baylor),前锋

14.朱利叶斯·欧文(Julius Erving),前锋

15.戴夫·德布斯切尔(Dave Debusschere),前锋

16.约翰·哈夫利切克(John Havlicek),前锋

17.埃尔文·海耶斯(Elvin Hayes),前锋

18.杰里·卢卡斯(Jerry Lucas),前锋

19.鲍勃·佩蒂特(Bob Pettit),前锋

20.多尔夫·谢伊斯(Dolph Schayes),前锋

21.詹姆斯·沃西(James Worthy),前锋

22.凯文·麦克海尔(Kevin Mchale),前锋

23.拉里·伯德(Keyon Dooling),前锋

24.奈特·阿奇博尔德(Nate Archibald),后卫

25.戴夫·宾(Dave Bing),后卫

26.鲍勃·库锡(Bob Cousy),后卫

27.比利·坎宁安(Billy Cunningham),后卫

28.沃尔特·弗雷泽(Walter Frazier),后卫

29.乔治·格温(George Gervin),后卫

30.哈尔·格瑞尔(Hal Greer),后卫

31.萨姆·琼斯(Sam Jones),后卫

32.皮特·马拉维奇(Pete Maravich),后卫

33.埃尔·门罗(Earl Monroe),后卫

34.奥斯卡·罗伯特森(Oscar Robertson),后卫

35.比尔·阿尔曼(Bill Sharman),后卫

36.杰里·韦斯特(Jerry West),后卫

37.伦尼·威尔肯斯(Lenny Wilkens),后卫

38.埃文·约翰逊(Earvin Johnson),后卫

39.伊塞亚·托马斯(Isiah Thomas),后卫

40.罗伯特·帕里什(Robert Parish),中锋

41.帕特里克·尤因(Patrick Ewing),中锋

42.哈基姆·奥拉朱旺(Hakeem Olajuwon),中锋

43.沙克·奥尼尔(Shaquille O'Neal),中锋(现役)

44.大卫·罗宾逊(David Robinson),中锋

45.查尔斯·巴克利(Charles Barkley),前锋

46.卡尔·马龙(Karl Malone),前锋(现役)

47.斯科蒂·皮蓬(Scottie Pippen),前锋(现役)

48.迈克尔·乔丹(Michael Jordan),后卫

49.克莱德·德雷克斯勒(Clyde Drexler),后卫

50.约翰·斯托克顿(John Stockton),后卫

一、乔治·迈肯 George Mikan

40年代后期和50年代初期,乔治?迈肯享誉篮坛,几乎成为篮球的代名词。那时观众人数最多的纽约尼克斯队主场麦迪逊花园体育馆,常常打出这样的广告--今晚篮球激战:乔治?迈肯对尼克斯。正是因为他的威力,所以对手们只能通过让他受伤的办法阻止他进攻得分,为此迈肯的左、右腿都骨折过,1954年伤痕累累的迈肯在事业的巅峰期宣布退休。结束了他的球员生涯。

二、比尔·沃顿 Bill Walton

比尔·沃顿1952年11月5日出生,身高2米10,2次获NBA总冠军,1978年获MVP(最有价值球员)奖,入选NBA最佳阵容和最佳防守阵容,是NBA最有才华的巨人之一。1993年,沃尔顿入选篮球名人堂。

三 比尔·拉塞尔

比尔·拉塞尔1934年出生,身高2米06,1956年获奥运会篮球金牌,11次获NBA冠军,其中包括一次8连冠军,5次当选NBA最有价值球员,1967年成为NBA历史上第一位黑人主教练。拉塞尔是篮球历史上最伟大的防守型中锋,1974年进入美国篮球名人堂。

四、威尔特·张伯伦 Wilt Chamberlain

威尔特·张伯伦1936年8月21日出生,身高7尺1吋,1959年毕业与堪萨斯大学,加入费城武士队。1967年,1969年两次夺得NBA总冠军,7次成为NBA得分王,11次成为篮板王,1963年3月2日更是创下了一场独得100分的NBA纪录,是篮球历史上第一位全才明星。1978年,入选美国篮球名人堂。

五、戴夫·考恩斯 Dave Cowens

戴夫·考恩斯1948年10月25日出生,身高2米08,2次获NBA总冠军,1973年获NBA年度MVP奖,1976年入选NBA最佳防守阵容。他是NBA近代史上一个非常出色并且有着扎实基本功的中锋。1990年,入选美国篮球名人堂。

六、威利斯·里德 Willis Reed

威利斯·里德,1942年6月25日出生,身高2米07,7次入选NBA全明星队,1964年获NBA最佳新人称号,两次夺得NBA总冠军,是NBA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得分手之一。1981年,入选美国篮球名人堂。

七、韦斯·昂塞尔德 Wes Unseld

韦斯·昂塞尔德,1946年3月14日出生,身高2米01,5次入选NBA全明星队,1978年夺得NBA总冠军,1969年获MVP奖和年度最佳新人奖,人称“碎骨机”中锋,1987年,入选美国篮球名人堂。

八、摩西·马龙 Moses Malone

摩西·马龙出生于1955年3月23日,身高2米08,1983年获NBA总冠军,3次获年度MVP,4次入选NBA最佳阵容,一次获NBA总决赛MVP奖。他是NBA历史上又一名全才英雄。也是NBA第一位高中选手。

九、卡里姆·阿卜杜·贾巴尔 Kareem Abdul-Jabbar

卡里姆·阿卜杜-贾巴尔1947年4月16日出生,身高2米18,6次获NBA总冠军,6次获年奖,又获决赛MVP奖。他在NBA20年的征战中给后人留下了一大摞举高无上的纪录,“天钩”的雅号世界闻名,1995年,入选美国篮球名人堂。

十、奈特·瑟蒙德 Nate Thurmond

奈特·瑟蒙德1941年7月25日出生,身高2米11,7次入选 NBA全明星阵容,保持NBA一节比赛抢18个篮板球的纪录。他是NBA历史上球风最为凶悍硬朗的中锋之一。他的名字在60、70年代的篮坛家喻户晓。在 14年的征战中,他平均每场得15分和抢15个篮板球,是整个NBA历史上得分和篮板球之间平均比例最高的球星。1984年,入选美国篮球名人堂

十一、保罗·阿里金 Paul Arizin

保罗·阿里金,1928年4月9日出生,身高1米94,一次获NBA总冠军,3次入选NBA最佳阵容,两次夺得NBA得分王称号,10次入选全明星队。保罗?阿里金是篮球的先躯,是“原始版”的“飞人乔丹”。

十二、 里克·巴里 Rick Barry

里克·巴里1944年3月28日出生,全名Richard Francis Dennis Barry III。身高1米98,一次获NBA总冠军,一次获全明星赛MVP,一次获总决赛MVP,5次入选NBA最佳阵容,4次入选ABA最佳阵容。他是唯一一名在大学联赛(NCAA)、NBA和ABA都当过得分王的篮球明星。1986年,巴里入选美国篮球名人堂。

十三、埃尔金·贝勒 Elgin Baylor

埃尔金·贝勒1934年9月16日出生,身高1米95,10次入选NBA最佳阵容,1959年获全明星赛MVP称号。他是篮球史上最让人赏心悦目的神投手之一,是一个既会跑又会投的典范。1976年,贝勒入选美国篮球名人堂。

十四、朱利叶斯·欧文 Julius Erving

朱利叶斯·欧文1950年2月20日出生,身高2米01,1983年获总冠军,5次入选NBA最佳阵容,一次获MVP奖。这位臂长手大的篮球天才是NBA历史上第一位“飞人”,他将滞空和飞滞动作带入了NBA,开创了艺术篮球的先河。1993年,入选美国篮球名人堂。

十五、戴夫·德布斯切尔 Dave Debusschere

戴夫·德布斯切尔1940年10月16日出生,身高2米,1970、1973年两获NBA冠军,1975年作ABA联盟总裁,在任期间,完成了ABA和NBA的合并,为NBA的繁荣景象奠定了基础。他个性坚强,是篮球运动有史以来最好的防守队员之一。

十六、约翰·哈夫利切克 John Havlicek

约翰·哈夫利切克1940年4月8日出生,身高1米95,8次夺得NBA总冠军,连续4次入选NBA最佳阵容,13次当选NBA全明星。赛场上约翰是一个永远使不完力气的“人类电机”,同时又是一个出色的得分手,控制球专家和防守专家。他的脑子、手和脚总比对手要快一拍。

十七、埃尔文·海耶斯 Elvin Hayes

埃尔文·海耶斯1945年11月17日出生,身高2米06,1978年夺得NBA冠军,是NBA历史上最有天赋的大前锋之一,以篮下的各种转身跳投闻名,同时他的攻击性防守也让对手大伤脑筋,1989年,海耶斯入选美国篮球名人堂。

十八、杰里·卢卡斯 Jerry Lucas

杰里·卢卡斯1940年3月30日出生,身高2米05,1960年获奥运会冠军,1973年获NBA总冠军,3次入选NBA最佳阵容,7次入选NBA全明星队。他是美国篮球史上仅有的3位在高中、大学、奥运会和职业联赛上均获得%B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