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冠有几只球队参加-欧冠可以有几个外援
为什么有球迷说“能夺欧联杯冠军的球队就能夺亚冠,而能夺亚冠的球队决不可能夺取欧联杯”求详细解释下
球队整体实力差距是最根本的原因。但两个赛事参赛球员报名的规则是不一样的,所以单纯的就欧联杯冠军与亚冠参赛就对比较意义不大。
亚足联亚冠球队参赛报名外援限制是3+1,即4个外援中必须有一个是来自亚足联成员国的外援。以广州恒大为例,外援包括3(高拉特、保利尼奥、马丁内斯)+1(金英权),且中超球队的门将位置是不能用外援的(中超联赛外援限制是5人,所以阿兰不在广州恒大最初亚冠参赛名单内),球队也不会就引进一个外援门将专门打亚冠联赛,因此球队实力从这些方面就会有所限制。
欧足联欧冠、欧罗巴联赛报名A名单最多可以有25人,采用17+8原则。即其中有17个名额的位置是可以报名任何球员(不论球员的国籍和年龄等等),而且这17人也是A名单的最少报名人数底线。而对于A名单中的另外8个报名名额,各俱乐部选择报0-8个人都可以。也就是1个不报也行,最多报8个也行。但是对于这8个名额,欧足联是有规定的。规定就是,被报名的球员必须是属于本土培养球员(locally trained players)。从这个可以看出欧洲球队并没有外援限制,影响各个球队实力的是各个国家联赛的规则。
英超,没有外援(非欧盟成员)限制,但需要劳工证。
西甲,每个队最多可注册3名非欧盟成员国的球员,最多可同时出场3名非欧盟球员。
德甲,每个俱乐部有4个外援名额,但是每场比赛最多只能上场3人。此外,还强制要求每个俱乐部的一线队至少有12名本土球员。
法甲,允许每个参赛俱乐部有4名外援,同时上场的最多人数也是限制在3人。
意甲,每个球队的外援数量其实是不受限制的。只是在引援上,一个夏天最多只能引进一名海外非欧盟球员(已经在意甲的外援不算在内),如果想多引进,就必须要卖掉1名外援,同时外援上场人数也限制为3人。此外意大利足协颁布了一项本土球员“3+3”政策,即要求每个俱乐部至少有3名自家青训出品的球员,以及至少3位来自意大利其他俱乐部青训培养的球员。
欧盟成员国之间球员交流不算外援,拥有欧盟国籍的双重国籍球员不算外援。另外,欧洲自由贸易联盟体(EFTA)的加盟国冰岛、列支登士敦、挪威、瑞士也和欧盟国家享受同等待遇。
综上所诉,球队实力差距不是一星半点的大,如果2015年亚冠冠军对决欧联杯冠军塞维利亚,就等同于(大半支中国队+4个外援)VS(欧洲各国联军+几名非欧外援)。
个人见解,仅供参考。
亚冠联赛对于每队的上场的外援人数是怎么规定的
亚冠对于上场外援人数规定为3+1,即非亚洲外援人数最多3人,亚洲外援为1人。
2012年7月1日,亚足联竞赛部主任斯图加特明确表示,即使对于外援出场名额做出调整,也只会放开亚洲外援上场人数,而非亚洲外援上场人数必须限制在3个。
在斯图加特看来,如果一味的增加外援出场的名额,对于本国球员水平的发展并不利。不过对于亚洲外援上场人数是无限制放开还是增加到几个名额,斯图加特表示需要仔细讨论。
欧冠没改制前是怎样的,怎么卫冕的难度那么大
1992年欧冠改革前,参赛球队较少,而且都是豪门球队,互相之间都比较熟悉,一支球队如果有夺冠的实力的话,连续几年卫冕不成问题,改革以后,参赛球队变成了32支,而且欧洲的中小俱乐部也有参赛的机会,2004年的波尔图和摩纳哥就是这样的黑马,最近几年球员流动较大,欧冠也受此影响,因此卫冕难度也就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