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少年篮球训练营-中国篮球青训系统

为什么中国球迷认为,个子高打球就厉害?

中国青少年篮球训练营-中国篮球青训系统

中国篮球有两大误区,个子高就是厉害,青年队打得好就代表以后。

中国篮球很难出好后卫,但是我们有很多优秀的大个子,这已经成为了中国篮球的传统。姚明、王治郅、巴特尔、阿联,领队的全部是内线球员,所以在我们的脑中形成这样一个思维,个子高打球就厉害。不错,篮球确实是大个子的运动,但不是绝对的!我们中国篮球历史上曾经也有优秀的后卫,胡卫东、刘炜、孙悦,也有李楠、朱芳雨等优秀射手,他们的特点都是投篮准、速度快。到现在,CBA几乎找不出这样的球员!

最近,广东队有一名16岁的小将徐昕被很多媒体报道,目前徐昕的身高已经来到了2.20米,而且他还有继续长高的空间!看着他这么高,有人说是阿联的接班人了。我们中国球迷在看到潜力新星,第一眼就是在意身高数据。我只想说,篮球并不是个子高就会打球,标准的中锋身高在2米10左右,太高了容易受伤,普遍长得高的对抗能力都一般。

最近,很多媒体曝出中国球员年龄作假,球员实际年龄都要大2-3岁,甚至更多。我们国家队的苗子在世界青年锦标赛中是呼风唤雨,其实是成年人对抗其他国家的青年,所以我们的球员去了职业联赛后,几乎没有进步。比如周琦、王哲林,他们在青年世界锦标赛中都是大杀器,当年约基奇就被周琦打爆了,而现在约基奇成为了NBA顶级中锋。郭艾伦当年也是青年赛表现非常好,媒体就开始吹。

所以,青年队打得好并不代表以后,乱改年龄,导致球队不注重基本功,就连马布里都表示中国球员的基本功太差了!最简单的罚球都得不到分,更不要说三分球。翟晓川是国内比较好的锋线球员了,他的运球非常差,到了国际赛场几乎不敢运球,而NBA奥尼尔、小乔丹这些大中锋运球都很好。

我一直都搞不懂为什么要改年龄,这才是根源,不能只怪我们的球员,体制就有问题,真实年龄只有球员自己清楚。我们的身体素质与欧美球队有差距,但我们的优势就是快、准、狠,而现在一样都没有了,真的很难去相信CBA联赛,以及我们的青训体系。

中国有篮球天赋的青少年球员为什么都是大个子却没有后卫呢?

第一,我们选人的方式。

我们通过测量年轻球员的骨骼来发现天赋,然后只招募那些将来会长高的孩子,所以有天赋的年轻球员错过了机会。过去,我们依靠这种选人和人口优势的方法,统治了亚洲几十年。然而,随着现代篮球的发展,这种方法已经完全落后了。目前男篮已经基本丧失了参加东京奥运会的资格。

二是缺少篮球场地等基础设施。

众所周知,培养一个后卫比培养一个中锋需要更多的时间。也就是说,后卫球员每天的练习非常重要。但是中国人均体育场数量太少。相对于各种需要场地和基础设施来培养的人才,只有一种人才不需要任何场地和设施来提高,那就是身高。所以我们重点培养的是大人物。这在以前是受我国国情限制的,现在有了很大的改善。

第三,缺乏一个完整系统。

欧美青年联赛比我们体校系统更容易找到篮球人才。虽然大学里的古巴现在有一个完美的竞争体系,但它没有高中和小学的联赛支持,也不可能提供大量能打cba的新秀。比如在美国,从小学、初中、高中都有相应级别的联赛来支持下一级联赛。体校模式培养出来的球员虽然不错,但是更有天赋的年轻球员却无法施展才华,找不到。如果一个后卫球员的天赋在小学没有被发现,那么他的天赋在初中就会被经过专业训练的体校球员击败,永远不会脱颖而出。所以有小学,初中,高中联赛是很重要的,这样才能给孩子更多的机会。所以nba顶级后卫基本都是本土或者欧洲人,中锋可以靠天赋快追,比如大皇帝,比如奥拉朱旺,但是后卫不能快追。

最后,整体训练水平差。

一到了休赛期,我们国家所有的好球员都跑到美国去了。为什么?是因为那里的训练环境和条件比我们好很多,而我们送去训练的小球员,大部分都是测过骨龄,预测会成为大个子的球员。现阶段,中国篮球靠自己的训练和青训体系,几乎不可能培养出世界级的球员。要成为世界级球员,去美国训练和比赛是必须的。我国体育产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处于体育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初级阶段没有专门的教练、体能教练、营养师、视频分析师、球探等可以快速提升球员水平的后勤保障人员,所以我们的球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与世界级水平有非常大的差距,弯道超车的方式只有美国专门训练过。

姚明多年来在媒体上说,他的梦想之一是中国能够找到新的方法在年轻人中找到有天赋的球员,包括优秀的后卫球员。姚主席已经迈出了他梦想的第一步。就在去年,中国篮协第一批“精英项目”年轻球员去了美国。

学院派篮球对青少年十分重要

在我的观念里,中国篮球分为三个派别,学院派,街头派和青训派。我所认为的街头派是那些出自街头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然而吴悠,周锐,张宇军一定是他们之中的佼佼者。我并不认为那种花哨的运球,酷炫的动作叫做街篮,我认为真正的街篮是搏斗式的,是真真正正用篮球说话的。而学院派则像曾令旭这样的大学生球员,也有机会在CBA的舞台上站稳脚,打出自己的地位,而青训派则是中国现在的主流,像姚明,易建联,周琦这些中国男篮的****,都是出自青训体系。

? 而学院篮球的文化与精神是现在中国篮球所匮乏的,就美国来说,哪怕是美国再小的一个乡镇的高中,或者大学。只要你有实力,那你就有机会,有平台可以站在全国高中联赛的总决赛上。而对于中国来说耐高也只对于北上广等大城市所开展,像烟台这样的城市,最高也只有省级的联赛,而唯一的一只省赛队伍二中也只能几乎垫底,集结了烟台所有最强高中生的二中,通过高水平考上大学的一年也只有四五个。而烟台一中正面临着这样一个分水岭,今年夏天芝罘区中学的改革,烟台一中面临着,要么无球可打,要么冲出烟台的境地,而这些则是大多学生所不了解的。学院派的篮球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学院派不同于其他的派别,我们不需要因此来维持生计,所以更多的热爱,形成了那种不放弃,不畏惧的精神。它可以感染着整个校园,甚至这所城市。在日本,美国,这样的国家,要是有一个可以拿到全国冠军的球队,那一定是这个城市所有人的骄傲,他们每一个人都会因此为荣,这样的文化和氛围会让整个校园或者城市充满着凝聚力。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