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队举重教练于杰-国家队举重教练于杰个人简历

女乒教练孔令辉访港有份吗?

国家队举重教练于杰-国家队举重教练于杰个人简历

乒乓球包揽所有的金牌,就没有孔令辉任何责任,没人怪他。

从政府和人民角度来看,只要是获得了金牌,就是让一个排名1000名的选手去也没问题,只能说明教练看得准。

访港领队及教练:

周继红(国家跳水队领队)

于杰 (国家举重队教练)

郎平 (国家女排队教练)

刘国梁(国家乒乓球队总教练)

张军 (国家羽毛球队教练)

确实没有孔令辉,因为刘国梁才是总教练。

吕小军的早年经历

1997年,在一次村小学运动会上,吕小军参加田径短跑比赛拿了第一名,不久被潜江市体校看中。

1998年,吕小军开始在湖北省潜江市体校开始举重训练, 教练是举重班教练邓明虎。2002年 ,进入天津市举重队 ;2003年首次进入国家举重队 ,练习69公斤级 。

2004年5月份,年仅19岁的吕小军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举行的世界青年举重锦标赛一举夺冠。不过之后一年,由于伤病、状态不佳,再加上中国男举69公斤级人才济济,吕小军一直无缘成年世界大赛。

2005年,吕小军开始升级到77公斤级,后再次进入国家队,并师从奥运冠军廖辉的教练于杰 。

2021东京奥运会举重项目破了五大记录的运动员

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举重项目中,破了五大记录的运动员是吕小军。

他在抓举环节举起了170公斤,挺举环节举起了204公斤,总成绩达到了374公斤,三项成绩均打破了奥运会纪录。同时,吕小军以2金1银的成绩成为了中国夺得奥运奖牌最多的举重运动员,并且成为了奥运举重项目历史上年龄最长的金牌得主。

吕小军,1984年7月27日出生于湖北省潜江市,中国男子举重运动员,效力于中国国家举重队。2009年11月,吕小军获得第77届世界举重锦标赛男子77公斤级冠军,并打破世界纪录,当选为年度最佳男子举重运动员。

2018年,吕小军获得2018举重世锦赛男子81公斤级冠军,并刷新该项目总成绩世界纪录,同时收获抓举、挺举银牌。2021年7月31日,吕小军夺得2020年东京奥运会举重男子81公斤级金牌。2021年12月,获得2021年中国十佳运动员。

早年经历

1997年,在一次村小学运动会上,吕小军参加田径短跑比赛拿了第一名,不久被潜江市体校看中。1998年,吕小军开始在湖北省潜江市体校开始举重训练,教练是举重班教练邓明虎。

2002年,进入天津市举重队;2003年首次进入国家举重队,练习69公斤级。2004年5月份,时年19岁的吕小军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举行的世界青年举重锦标赛一举夺冠。

不过之后一年,由于伤病、状态不佳,再加上中国男举69公斤级人才济济,吕小军一直无缘成年世界大赛。2005年,吕小军开始升级到77公斤级,后再次进入国家队,并师从奥运冠军廖辉的教练于杰。

2021年奥运会举重冠军是谁

2021年奥运会举重第21金吕小军举重男子81公斤级夺冠。2021年7月31日,吕小军在东京奥运会举重男子81公斤级决赛中获得金牌。

吕小军,1984年7月27日出生于湖北省潜江市,中国男子举重运动员,效力于中国男子举重队。

2009年11月,吕小军获得第77届世界举重锦标赛男子77公斤级冠军,并打破世界纪录,当选为年度最佳男子举重运动员。

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子77公斤级比赛总成绩打破世界纪录夺得冠军2014年9月,在仁川亚运会举重男子77公斤级比赛中打破抓举亚运会纪录,并获得总成绩冠军。2016年8月,在里约奥运会举重男子77KG级决赛中。

以抓举破世界纪录的177KG、挺举202KG,总成绩379KG的成绩,由于体重比举起同重量的哈萨克斯坦重,获得亚军。2018年,吕小军获得2018举重世锦赛男子81公斤级冠军,并刷新该项目总成绩世界纪录,同时收获抓举、挺举银牌。

2021年7月31日,吕小军夺得2020年东京奥运会举重男子81公斤级金牌。

早年经历

1997年,在一次村小学运动会上,吕小军参加田径短跑比赛拿了第一名,不久被潜江市体校看中。

1998年,吕小军开始在湖北省潜江市体校开始举重训练,教练是举重班教练邓明虎。2002年,进入天津市举重队;2003年首次进入国家举重队,练习69公斤级。

2004年5月份,时年19岁的吕小军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举行的世界青年举重锦标赛一举夺冠。不过之后一年,由于伤病、状态不佳,再加上中国男举69公斤级人才济济,吕小军一直无缘成年世界大赛。

2005年,吕小军开始升级到77公斤级,后再次进入国家队,并师从奥运冠军廖辉的教练于杰。

“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在东京奥运会举重男子67公斤级决赛中,谌利军夺冠。

人物小传

谌利军:1993年出生于湖南,10岁开始练习举重。2019年在举重亚锦赛男子67公斤级比赛中,创造了339公斤总成绩的世界纪录。东京奥运会上,谌利军在落后对手11公斤的逆境下,直接加重12公斤,最终获得男子举重67公斤级金牌。

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一场荡气回肠的胜利。东京奥运会男子举重67公斤级比赛中,28岁的谌利军面对巨大挑战,以钢铁般的意志扭转战局,一举夺金。

“对手很强,但自己更强。”回想起那场深深印刻在脑海中的比赛,谌利军的语气依然激动,“一直憋着一口气,就是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

这位从湖南一个困难家庭走出的小伙子,从踏上举重之路起,经历过挫折,承受过失利,遇到过伤病,凭借着刻苦的训练、执着的信念、团队的支持,最终站上了奥运冠军领奖台,实现了对自己、更是对祖国的一份承诺。

“既然选择了举重,就要练出名堂来”

1993年,谌利军出生于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0岁时,益阳体校的举重教练蒋益龙到村里选才,身高不到1米3,体重只有20多公斤的谌利军赤脚立定跳远,居然跳出了2米36,这样的爆发力让蒋益龙惊叹不已。

“让他做俯卧撑,一口气做了50多个。”蒋益龙感慨,“他的能力和拼劲让我一下子就看出,这是个好苗子。”

可是,谌利军刚到体校训练一学期,父亲因病卧床,家庭的重担压在母亲身上,上学的费用成了一个难题。

爱才惜才的蒋益龙站了出来,“学费、生活费你有钱交一点,剩下的我来想办法。”当地的希望工程也伸出援手,承担了部分费用。就这样,谌利军得以延续他的举重之路。

有天赋,更有吃苦耐劳的品质,谌利军飞速成长。平时言语不多的他,说起未来就一句话:“既然选择了举重,就要练出名堂来,我能坚持。”

2006年,谌利军顺利进入湖南省队。那时,家里条件依然不好,在村里的帮助下申请了特困补贴,母亲也依靠辛苦打工支持着他。“要扛起这个家”,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也化作训练中更为努力的付出。

2013年,20岁的谌利军在全运会上收获男子举重62公斤级金牌,一鸣惊人。他也向教练、向家人证明,风雨过后有彩虹,举重这条路,一定会坚持走下去。

“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进入国家队后,于杰成为他的主管教练。教练对他的评价是:“他无论专项力量还是辅助力量都很强,训练也非常刻苦,但有时思想有些简单。”

恰恰是思想上的波动,让谌利军遭遇了举重生涯的低谷。

2016年夏天,23岁的谌利军来到里约奥运会。那时,他已经是手握世界纪录的赛场新星,某种程度上,被看做举重队最稳的夺金点之一。

不可思议的是,就在赛前试举抓举130公斤时,他腿部突然抽筋。“抽筋的地方就跟石头一样,劲根本运不上去。”勉强两次试举,均告失利。第一次登上梦想的舞台,他甚至没能留下一个成绩。

一片恍惚中,他除了连声说“对不起”,已经泣不成声。

从里约归来,这一度成为他内心不可触动的伤疤,“总觉得还在做梦,奥运会还没有开始吧。那种苦,真的说不出来。”

谌利军后来说:“我的心态太急躁了,就想往上冲。”更稳一点,就要再强一些。让心里的伤疤痊愈,唯一的选择就是让自己更强大。

“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于杰安慰谌利军,“你还年轻,只要自己不放弃,奥运梦想就不会破灭。”

“放弃”从来都没有出现在谌利军的生活里。他在训练中投入了全部精力,要在赛场上重新证明自己。

2018年,国际举联改变级别,谌利军从62公斤级升级到67公斤级。涨体重,更要涨能力。2019年的亚锦赛,谌利军以抓举154公斤、挺举185公斤和总成绩339公斤打破三项世界纪录,包揽三金。

“我的心态更成熟了,”谌利军的信心回来了。同年的世锦赛上,谌利军再次夺冠,捍卫了他在67公斤级的王者地位。

“我什么都没想,就是拼了”

可就在他加速冲向东京奥运会时,意外再度袭来。2020年10月,在全国锦标赛上,他右臂肌腱断裂,奥运征程蒙上阴影。

国家队精心而严密的保障体系呵护了谌利军的奥运梦想。受伤后3天进行手术、手术后一周回到训练馆。医疗、康复、体能和专项训练,密切配合,他的训练和康复计划都精确到小时。

东京奥运会备战周期,中国举重队构建了立体科医保障体系,从体能、康复、营养补充、技术分析、心理训练、信息保障等多个层面强化训练。“谌利军受伤后,整个体系流畅运作,与时间赛跑。”中国举重队科医团队负责人李清正说。

3个月后,谌利军痊愈,又过了两个月,他就在亚锦赛上获得挺举和总成绩金牌。“感谢整个团队的精密保障。”谌利军感慨,“是他们给了我信心,让我创造了一个奇迹。”

手术之后,谌利军似乎又迎来一次蜕变。“他的思想上了一个台阶。”于杰欣慰地说,“他和我的交流更深入了,对训练的认识又有提升。”正是心态的成熟,让他在东京奥运会遭遇逆境时能冷静面对。

东京奥运会,谌利军又一次站上梦想的舞台。抓举比赛中后两把试举失败,站到了悬崖边上。此时的他,心情倒平静了下来,“我什么都没想,就是拼了。”

在对手超过他11公斤的情况下,谌利军直接加重12公斤,冲击187公斤,这是他受伤后从未触碰过的重量。

“挺举是我的强项。没有退路,我那时心无杂念,就想着技术动作,坚定自己的信念。”

谌利军做到了。他将187公斤的杠铃高高举起,以打破奥运会纪录的成绩夺冠。所有的伤疤,在这一刻也都化做梦想的勋章。

“登上领奖台,升国旗奏国歌,是最心潮澎湃的时刻。”谌利军赛后哽咽了,“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家里以前有过困难,感谢所有人的帮助。现在,我可以靠自己的力量支撑起这个家,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好。”谌利军的目光,已经望向3年后的巴黎,“没有什么坎过不去。相信自己,我就是最强的。”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